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处死,有“敌人”王安石求情才获救
相关推荐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仕说新语 发布时间:20-08-3019:19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 ...
-
乌台诗案始末:如果没有她,千古第一才子苏东坡就陨落了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中国文化史上的超级巨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所处的两宋时期,堪称中国文人的黄金时代. 宋自太祖开国以来一直重文抑武,在政治 ...
-
苏轼的东京故事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嘉祐四年(1059)十月,丁忧期满,苏轼一家乘船沿江而下再度返回京师.沿途经过三峡,走走停停,既观赏风景又拜会友人,留下诗文共计一百篇,取名为"南行前集". ...
-
乌台诗案始末,究竟是谁救了苏轼3
苏轼见皇甫遵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只得认罪说:苏轼近来疏于口舌笔墨,着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敢辞,乞归与家人诀别. 皇甫遵一听苏轼这话,赶忙回道:老兄,淡定淡定,不至于此,你想得太严重了. ...
-
苏轼的“乌台诗案”,朋友和敌人面面观
元丰二年(1079年),是苏轼最黑暗的岁月. 这一年,他调任湖州太守,这已经是他自熙宁三年(1070年)离开京城后第四个任职的地方. 此前,他在杭州任满之后,调任密州太守,密州任满后调任徐州太守,徐州 ...
-
苏轼“乌台诗案”案发前,多亏他通风报信,不然苏轼结局难以预料
宋朝著名画家.驸马都尉王诜(shēn)和苏轼是好朋友,他不仅出资为苏轼印行了诗集<钱塘集>,而且在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前,义无反顾地向苏轼的弟弟苏 ...
-
王安石为何百般刁难苏轼,让苏轼差点命丧黄泉
王安石为何百般刁难苏轼,宋神宗又为何要处死苏轼,一切来源于乌台诗案.何为乌台所谓乌台诗案,是苏轼因诗词而被捕的历史上少见的文字狱.元丰三年(1080年)8月18日,经宋神宗批准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派皇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苏轼传 乌台诗案之元丰之政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 苏轼传 第六章 乌台诗案 一 元丰之政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典型文字狱.在此以前,文明在中国虽然多灾难,但纯以文字罪人的事还没有发 ...
-
让苏轼身陷牢笼的“乌台诗案”,究竟是他的那首诗引起的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的哪首诗引起的,王安石为何会救苏轼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家与苏轼乌台诗案
中国古代科技人才是极其稀有的,真正在科学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古人,10个指头都数的过来.中国古代的科学巨人里头,沈括不说排第一,前三肯定是没跑了.沈括的科学成就很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只举一个例子吧,沈 ...
-
遭遇过乌台诗案的苏轼反复地表示要慎言避祸,但作为诗人的他还是要继续写诗|朱刚 一席第847位讲者
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经过乌台诗案以后,苏轼会有什么改变? 苏轼是一个诗人,他当然要继续写诗.但是他出版的诗集被作为罪证这件事,对他还是有非常大的触动.在新的传媒环境里,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个体 ...
-
苏轼的诗词在“乌台诗案”前后的变化
浅语湾 发布时间: 20-03-2515:49 苏东坡一生青年得志,中年因为政治原因多次被贬.他的诗文也随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而不断改变.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对于自己厌恶的事直言不讳,语言犀利,因 ...
-
“乌台诗案”的起因经过,苏轼为何被牵连了?
2020-04-15 10: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