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要记住: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中国的绘画有它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学习中国的艺术,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中国画的基础训练,要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你们是刚入学的新生,在第一堂课,我首先要讲的两点是:

一、你们要集中精力,埋头学画。要决心一辈子献身艺术。

二、你们要不存偏见,博采众长。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要着眼于创造,要记住: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学习方法,大体是:(一)从事中画技术基础的锻炼;(二)注意诗文书法金石之辅助;(三)骈考画史、画理,及古书画之鉴赏;最后的重点,在品德与胸襟的修养。持之有恒,不求速成,自然能得水到渠成之妙。

基础是现实生活,我们一方面向古人吸收技法,另一方面从自然界的生活中提炼精华。写生要活写,不能死写,好的作品应比生活更美好。

二、用墨

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老子曰:'知白守黑。'

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以焦、积、破取厚重。此意,北宋米襄阳已知之矣。

用墨难于枯、焦、润、湿之变,须枯焦而能华滋,润湿而不漫漶,即得用墨之要诀。

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能偏废。

三、用色

色易艳丽,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济用色之难。

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而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也,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淡色惟求清逸,重彩惟求古厚,知此,即得用色之极境。

中国画之用色,虽只有花青、赭石、朱砂、石青、石绿等等,种类不多,而且大多用原色,很少调合,但颜色质量却很讲究。与水彩相类色一比,就显得古雅沉着,没有飘浮俗艳之感。当然,使用技巧是主要的,但颜色本身的色泽也很有差别。

四、疏密虚实

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

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用,绘事乃成。

实,有画处也,须实而不闷,乃见空灵,即世人'实者虚之之谓也'。虚,空白也,须虚中有物,才不空洞,即世人'虚者实之之谓也'。画事能知以实求虚,以虚求实,即得虚实变化之道矣。

花卉中的疏密主要是线的组织,成块的东西较少。当然,有的画也能讲虚实。如一幅兰竹图,从整体上看,几块大空白叫虚,兰花和竹子为实,从局部来讲,竹子的运笔用线,有疏有密,线条交叉的处理就是疏密问题。

五、画史

中国艺术,在魏晋南北朝,被外来思想与外来式样引诱了以后,中国艺术的本身,获得了一种健全充实的进展力。自隋唐五代至宋,一直进展,混交艺术的命运,渐渐变成了独特的国世艺术。二则也因此朝代的各帝王,盛行提倡,创立画院,以促其长足的进展。所以这时代,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人,已认定文学与绘画,为一致的事件,在微妙结合中,感获了艺术的最高原理。所以此时代的绘画,实为千载一时的伟业。

吾国的绘画,从唐宋以来,渐渐脱开历史宗教等的机械艺术,深深进入自我心灵情致表现的堂奥。

顾恺之在画论上的成就,真是精深宏远,无大不包,无向微不至。自然他的画论的成,是由于他绘画上的造诣而来。也由于他学问的渊博,文艺的深至,相互辅助而完成的。可说自晋迄今的诸大画家未能跳出他的范围一步。

二千年以来,佛教与吾国的绘画,极是相依而生活,相携而发展,在绘画与佛教的变造程途中,什么地方找不到两相关系的痕迹?不过唐以前的绘画,为佛氏传教的工具,唐以后的绘画,为佛氏解悟的材料而不同罢工了。海禁开后,东西洋的交通已发现平坦的大道,未悉今后的吾国绘画,与佛教是否还会发生何种关系?

(0)

相关推荐

  • 笔墨散论(一)

    意大利艺术理论家文杜里在他的<走向现代的四步>,很严谨.辩证的分析了现代艺术与印象主义,古典艺术,文艺复兴的那种深刻的颇具有逻辑性的联系,这给人一种新的启发,也就是在当下多元的艺术语境中, ...

  • 画家王利娟——作品晶莹剔透,生动传神,灵气十足

    她的绘画作品不囿于前人,她把个人的体验和艺术理想融入光与色,墨与彩的抒情叙事中,从西方艺术的崇高意蕴到东方艺术的轻灵诗韵,将人类不同的文化积淀,作为精神源流渗透入艺术的流变之中,在她孜孜不息的探求中, ...

  • 荷花与佛的缘(二)

    我省下酒钱买了许多吴先生画集与画论文字,也看了许多人对吴冠中先生的评论及吴先生的各种画集.画论,曾经引起争议的话题有"笔墨等于零"等,许多人误以为吴先生要大家放弃笔墨而中国书画,所 ...

  • 潘天寿:要记住,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西欧与东方的地域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气.风俗习惯都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中国画却利用墨色来表现对象,中国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来表现的: 吴昌硕常常用墨色和红色画牡丹,充分发 ...

  • 潘天寿:艺术的重复等于零!

    潘天寿是上世纪中国文化领域具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为杰出画家,也是一位有突出成就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下面这些潘天寿的"画语"中或许能够了解到 ...

  • 举例说明: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举例说明: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独特美的艺术形式-独特美的艺术风格-独特美的符号.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举例说明: 模仿自然(如画如照片),模仿古人,模仿大师与抄袭一样,都是普通美术品 ...

  • 举例说明: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举例说明: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独特美的艺术形式-独特美的艺术风格-独特美的符号.没有个性美的艺术特色等于零. 举例说明: 模仿自然(如画如照片),模仿古人,模仿大师与抄袭一样,都是普通美术品 ...

  • 王镛|缺乏审美个性的艺术,等于“零”

    关于"画字"关于"画字",我在主观上处于有意无意之间吧.首先是"书画同源"之说由来已久,但对四字的诠释却不尽一致.我的看法是,字源于&quo ...

  • 王镛:缺乏审美个性的艺术,等于“零” 。...

    王镛:缺乏审美个性的艺术,等于"零" . 长图

  • 王镛:缺乏审美个性的艺术,等于“零”

     关于"画字" 关于"画字",我在主观上处于有意无意之间吧. 首先是"书画同源"之说由来已久,但对四字的诠释却不尽一致.我的看法是,字源于& ...

  • 吴冠中:艺术创作要真诚,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话怎么理解呢?两个层次: 一,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 ...

  • '你的善良, 必须有点锋芒, 否则等于零。'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善良即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