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古景:姜家长烈

烈川里居图记

李元晖书画题跋云:王右丞工诗画,辋川其所居,自写为图。唐名画录云:右丞家于辋川。按此则辋川图即右丞里居图也。今人之图里居,其昉于此欤?去予族里许,有龙自小公山来,起伏迤逦,乔木交柯而掩映。烈川余氏之里居依焉。其西畔环庐而绕,曰刘山。山后突起如底柱者,鹰岩也。又有片石,如人瞰水湄者,石佛也。由是越溪而北,则为往来通衢,迄今过余堨岭者,谁不知刘山之麓,即当年九十九井村乎?今虽播迁者不知几何族矣,而衡宇相望,阡陌交通,犹依然在目也。且南列宏屏,东围宋坂,西流之水源来五六十里,则其钟灵而毓秀者,固不必如武夷桃源,始称乐土矣。予与烈川仅隔一带水,田畴坟茔交相错,山川风景交相资,比邻婚姻交相接,即无是图,亦昭然若绘。乃今余氏之为是图也,其欲使人披图选胜乎?抑不忘祖宗坵墓之思乎?吾知处此土者必将式廓尔宇,毋忘先人之基业也,岂徒以是为观美乎哉。写是图者,方子毓璋,其画精密细润,力追右丞笔意。昔人所谓山岩盘郁,云水飞动者,予幸于兹图又遇之焉。是为记。

南洲邑庠姜贻让撰。

余地名长烈,或曰:义何取乎?予曰:古神禹治水,勤劳八载,告厥成功,其泽长,其勋烈,先人取此名里,实有仁不忘祖之心焉。又称九十九井。或曰:井何多乎?予曰:予稽宋元盛时,今姜姓所住阳基,前大河,河上田七百亩,地五百零。余姓聚族于斯,更有朱洪两姓杂处,烟村稠密,饮水不下万人,故井之多,亦与康塘称九十九琴,有朱文公百琴楼记可考,均不谬焉。后值明季迭遭兵燹,来龙又犯天犁星辰,户口流散,所存仅数十家。且大河本由东而南,正从金陵山下湾去,讵天不测,南陵山下大河深潭忽沙涨成堆,时姜姓住李家坦,居间有达者遇地仙,精相阳基,竟卜沙堆而营宅舍,复于上流筑一横[土众],河水直流而下,从此余姓阳基被水逆伤。姜姓寖昌,余姓遂式微矣。第天道无常,盛衰不一。越本朝新鼎,后天又眷顾余姓,生齿日增,古井重现,族仍盛焉。兹予在局续修,参阅谱图,似未明晰,因备述原由,更详形势。村首有通衢余岭,村下有大[土众]横抱,中间有刘山来龙荫护,前朝有宏山金陵屏峰,绿水疏通上下,清流若带,青山四面排列,环绕如城。此皆里居,一览了目,并与吾祖功烈垂久而俱长也。至巨石佛立、狮蹲深潭、马岭鹰岩、樵歌牧笛、鱼田江坂,晚捕晨耕,不过触景生情,娱耳目观耳。特实记以附图后。

宽公三十九世孙邑庠生超英谨志

书烈川里居图记后

予家文台公,少游烈川。烈川即俗名九十九井村也。其亲人居当阛阓,时值浔暑,因夜起登刘峰,听松风飕飗声,观月色与溪光相激射,顾而乐之,作刘山夜步诗。予读赤余稿,时想慕焉。今岁再从彦渠夫子游,暇侍杖履,问九十九井遗址,诸姓,已不知迁徙何所,而余氏  者巍然独存,意鲁灵光固有所支持以久者乎?亦以见发祥之必本于德也。因缀数语附孙原诗于左。

不耐秋初风,偏带炎氛逞,居又与市邻,夜分人未静,强起步溪头,仰见万松岭,不辞攀葛劳,陟彼最高顶,果然高处高,爽籁豁清景,烦襟一洗涤。万虑悉退听,泉滴石留声,月明天弄影,十洲三岛仙,何处开异境,徘徊不忍归,露湿单衫冷,松阴催我行,斜入苍苔径。

缓下翠微坡,拟告主人省。又恐闹中静,不无笑相梗。悄然拂榻尘,神恬梦亦净。

珠渊岁进士吴师玠谨志

烈川里居八景

巨石狮蹲

西山之麓,怪石嶙峋,若狮伏于地,树木荫翳,临风有欲舞之势。形家者言曰:此金精出范,所由钟其灵淑也。故曰“巨石狮蹲”。

怪石生成似伏狮,崭然头角露雄姿。

闻声直待春雷撼,滴乳全凭夏雨滋。

近处有山皆拥护,周围无树不离奇。

形家莫道非灵异,钟毓英豪亦赖斯。

深潭佛立

村后一古潭,清不见底。上有石丈,耸立于山之半腰,高逾数寻,临流而俯瞰,俨若菩萨低眉之象,洵奇观也。故曰“深潭佛立”。

绝巘谁来瞰碧流,凌虚直峙万千秋。

苍颜卓尔屏中现,白发皤然雪后留。

四面好山常到眼,一年明月尽当头。

不生不灭菩提相,定有圆光映斗牛。

南屏展画

隔溪诸山罗列,有锐而崇者,有圆而伏者,叠嶂层峦,各献神奇之状,然皆当面环拱,宛然一幅辋川图也。故曰“南屏展画”。

云母层层障碧空,天然如在画屏中。

不今不古人争赏,和雨和烟墨尽融。

红瘦绿肥千障合,淡粧浓抹四时同。

倪迂纵擅丹青技,恐着丹青又未工。

北渚垂虹

烈水潆洄,北来而东迤,蓄而通之,溉田七百亩,即此地也。下流跨一木桥,夏秋之交,与天际长虹相掩映。故曰“北渚垂虹”。

聚木谁编略彴横,往来人似镜中行。

波心直与天心接,水面还同镜面清。

春雨绿添螺髻细,落霞红熨谷纹平。

更余彩色遥相映,知是长空蝃暕(虫字旁)明。

马岭樵歌

距村不数武,径入松阴,至龙之过峡处,有一岭,昂如马首,采樵而集者,喁于之声,人籁乎?即天籁也。故其景曰“马岭樵歌”。

羊肠几曲入层坡,樵子归来唱晚欹(歌)。

深谷鸟随流水去,夕阳人送半山过。

敲棋石磴经风扫,绕径松弦戛韵和。

记得少年村老说,茂林曾有鹤粮多。

鹰岩牧笛

刘峰之峻处,有巨岩焉,峭壁悬崖,不知果鹰巢其穴否?惟牧竖往来,尝手持短笛,发其声于牛背也。故其景曰“鹰岩牧笛”。

谁向山岩弄笛声,牧童牛背听来清。

风吹古树调松韵,石咽流泉引涧鸣。

远岫横烟知欲暮,斜阳入洞喜初晴。

休将挂角书忘却,一路归来叱犊行。

江坂晨耕

舍之东南,绣壤相错,称乐土焉。际此布谷声声,晨炊饼熟,向之挂书牛角者亦暂为抛置,叱犊而扶犁也。故曰“江坂晨耕”。

四面熹微逗晓光,田家早起束农装。

梅天雨过泥初涓,麦陇风来饼自香。

小笠轻簑千亩集,扶犁叱犊一时忙。

村南村北都如此,鸟亦催人力插秧。

鱼田晚捕

鱼田,山下聚鳞之处也,风定日斜,多游泳而上下者。俄而,一篙浪起,欵乃声来,桃源之仙境宛在目矣。故曰“鱼田晚捕”。

上下游鳞啖落花,渔人疑在武陵家。

笠簑影过惊鸥散,欵乃来叱被树遮。

洞口绿沉风已定,波心红皱日初斜。

秋江水面澄如许,一片玻璃色更嘉。

半樵山人超俊题

(0)

相关推荐

  • 田园时节雨:村东有股泉

    村东有股泉 文/田园时节雨 桥盟村的东头,曾经有一股清泉,虽然那股泉已经断源了,但至今萦绕于心,回想仍历历在目.           那股泉在村东头的路南侧,京广铁路涵洞口的西侧,泉的上面原是村民郭秋 ...

  • 礼赞母亲河!刘勇书记带你翻开十里桃川的壮丽画卷

      桃 川 流 韵  □ 刘 勇 百里桃江,汹涌激荡,在程龙拐了一个弯,便有了深厚古朴的千年古树群,有了十里桃川的灵秀与神奇. 十里桃川,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盘旋于青山绿水间,两岸美景,就是镶嵌在玉带上 ...

  • 乡村古景:姜家豹石洋川

    遂安十七都豹石洋川(今龙川湾水域)三槐堂于乾隆癸卯四十八年(1783)组织编修<王氏宗谱>卷二有洋川里居引.里居图.八景诗. 本王氏属淳安始新王.约北宋开元年间,江西婺源武口王村太原郡六十 ...

  • 乡村古景:姜家浮林村麻田

    龙田姜氏 府判孝四公由淳安迁居遂安县东熙春坊,生九子.南宋启甫公迁十六都瀛山,阅三世孙曰秘曰密.秘迁枫树岭镇雅墅(上姜),密孙文德公继迁龙田.其后际运公迁开化二十三都炉里,际夔迁开化,生子一,复徙玉山 ...

  • 乡村古景:枫树岭上姜

    雅墅,即公峰与枫树岭之间之田野.此有下姜,还有上姜.下姜为开化迁遂姜氏分支,上姜为淳安迁遂姜氏分支. 雅墅里居引 系渭滨之分派,有雅墅之名区.带水长流,婺峰高耸,九里坑衢通八省,五谷庙灵振三村.每怀当 ...

  • 乡村古景:姜家儒岭上

    儒龙里居图引 缅彼两崖,为宅其中,沿河一支,龙溪环绕.其居罗带,长流弗息,有桥互卧波上,有鳞游戏渊中.左曰凤阁腾辉,右曰象山特立.燕陵吐气,对朝阳面含烟,狮岫樵歌,应晚钟以清调.遥瞻层峦叠嶂,一枝文笔 ...

  • 乡村古景:姜家睦旺

    睦旺里居图引 溯先人之考卜,爱柏木之园芳,面塘奠居,枕山为宅,里名仁让,亭号薰风.鑑水带环,傍湖田而绕村落,中龙屏列,峙东郊而拱吾庐.凿池于门前,锦麟游泳,建坊于里右,塔影嵯峨.月出皓兮映公山之插汉, ...

  • 乡村古景:姜家赤城

    赤城为珠渊(十里铺)余氏后裔,南宋庆元年间迁此. 瀛岫贤关 千岩万壑中,独占蓬瀛名. 先贤过化区,高与嵩太并. 我来兹山下,不敢升堂酹. 如梦未曾醒,此身惭门外. 前题 考亭访虚舟,宛陵兴爼豆. 屹立 ...

  • 乡村古景:姜家霞社塘家

    据<新定唐氏宗谱>,宋大观间,永宣公由淳安茶园迁遂安十六都金峰木缓,娶汪氏,生五子.次子庆二公迁居月山(姜家霞社塘家). 月山里居图引(霞社塘家) 里名月山,乃永宣公次子庆二公始迁之所也. ...

  • 乡村古景:姜家木缓

    据<新定唐氏宗谱>,宋大观间,永宣公由淳安茶园迁遂安十六都金峰木缓,娶汪氏,生五子.长子庆一公居木缓中宅,数传而远徙杭城(钱塘.余杭),后继居遂安城北.次子庆二公迁居月山(姜家霞社塘家). ...

  • 乡村古景:姜家郭村夫畈

    遂邑夫坂溪里居图记 夫山川萃秀,每列名区,岳凟邀灵,爰钟巨族.大源夫坂汪宅,渊源越国,明代遗居.襟连岭而枕突尖,面清河而朝歙岫.屏开嶂列,恍如虎踞龙盘,波折浪回,宛尔青围绿绕.至于崔嵬堂构,按景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