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德文诗的分析能力底子打好后,其他的外语老师也跟进,要我们读诗。我的主要外语是英文与法文,英文老师说要我们看莎士比亚的原版,莎士比亚的古英文中,句句充满韵味。本来我们超级期待可以看“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爱情悲剧,结果英文老师丢了正经八百的宫廷剧“哈姆雷特”(Hamlet)给我们,要我们挑段落出来诠释。莎士比亚的古英文,说实在,大家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结果不约而同都挑第三幕中主角最经典的独白(就是开头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那段)。同学们会私下彼此抱怨“诗的诠释”佔去我们这么多时间。现在长大了才了解,在让我们传承德语系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从中建立了观察文字的能力,也意会到读文字不能只看字意,文字又能够运载多大的力量。也不知不觉地体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切入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