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讷于言而敏于行”,老祖宗的忠告,还是要听

一、俗语解析

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这句老人言就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二、人生应用:言多必失,少说空话,做行动的巨人

《法句经·二三三》中说:“言多语失,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而只说应说的话。”日莲和尚在给其信徒的一封信中野写道:“祸从口出使人身败名裂,福从心出使人生色增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时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是伤及他的自尊心的恶语,所以劝诫人们,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言谈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涵养功夫,说话把握尺寸,说的恰到好处,是一种修养,一种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又不能该说话时却沉默寡言。而如果一个人想和平地度过一生,他绝对有必要学会在小事上或大事上进行自我克制。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和克制,脾性必须服从于理性的判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比打人更伤人心,多去做事少说空话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有时候人们说话如同口中悬匕,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害他人,有句法国谚语说得好:“语言造成得伤害比刺刀造成的伤害更让大家感到可怕。”

很多刺人的反驳,不经大脑就溜到嘴边的刺人的反驳,如果说出来,可能会使对方太难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肺。”

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注意自我克制,很多成功人士都能够聪明的懂得自我克制,他们总会避免自己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别人干活不好时,他不会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更不会把别人撵走,显示他的能干,而是很客气地说:“我试试看怎么样?”这样说了,即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干不好也不会丢面子;如果干得好,即使别人嘴里不说,心里也会佩服他。尤其是他没伤别人的面子,又替别人干好了活儿,别人于是从心底里认为这个人做人稳重,扎实,又有真本事。

我们在社会上处世,就要慎于言,敏于行,行动在别人之前,语言在他人之后,这样才能够做到更好。要想谨慎说话就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语言欲望,首先就要尽量少说话,虽然不说话会稍显木讷,但是也能够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所以尽量少说话,可以不说的就不要去说,尤其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更是如此,毕竟言多必失;

其次就要控制自己少传流言,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很多人喜欢在他人面前说其他人的短处,轻松揭露别人的隐私,这样做不但有碍于别人的声望,也会显出我们做人的卑鄙,所以当听到流言蜚语时,听过就算了,不要记挂在心上,更不要去做传声筒四处张扬;

再次就是不要说空话假话,说到做到才是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如果整天空话连篇却无实事能力,那么必将一事无成,假话更是如此,这是一种欺骗,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最终落得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理的境地,所以空话假话一定要减少,最好不要出现;

最后就要学会说话,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说恰当的话,才能够使人爱听和喜欢,这是立身处世最基础的功夫,如果说话得体,就能够让人高兴,而如果信口开河,就会伤人心失人信。

很多人不爱说话,其实并非对方内心糊涂无话可说,而是他们知道自己说多了可能就会败事的道理。尤其处在大庭广众之下时,更要慎重处理自己的言谈,在众人中不能争强好胜抢着说话,应该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多做事,通过行动来体现对话语的理解,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最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

三、生活悟语

给自己的嘴放一个把门的工具,说话前先经过一下自己的大脑,别脱口而出;多做事少抱怨,很多事情不是说出来就能够体现能力的,获得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大口对小口,家败财散走”,建房不注意,后期有影响

    小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听爷爷奶奶们坐在热炕头讨论农村的古往今来,每当听到一些比较有哲理的故事的时候,老人们总是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话语来进行总结,小的时候对这种话语不了解,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简短的话语就是咱 ...

  • “嘴巴管不住,财神都绕路”,生活中少说三种话,福气不请自来

    人们常说:"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生活中,一个人会不会说话,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而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古人留下许许多多的醒世名言,告诫人们要懂得 ...

  • “讷于言而敏于行”,祖宗忠告,还是要听!

    一.俗语解析 人们应该说话 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这句老人言就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二 ...

  •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什么意思 今天黑小米21-01-09举报分享 好评回答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不仅会招来麻烦甚至会招致灾祸.出自< ...

  • 人生四大智慧:勤于学,善于思,讷于言,敏于行!

    好文拾遗 6天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人生网 ,作者我是哲学君 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这是说 ...

  • 《说文解字》第434课:“讷于言而敏于行”,“讷”字如何读,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六个汉字:"謄.訒.訥.謯.(上伿下言).譥."在现代汉语中"謄.訒.訥"分别简化为 ...

  • 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 ...

  • 讷于言,敏于行

    什么样的言行备受推崇?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有了鲜明的判断标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语言木讷而行动敏捷才是君子之为,品行正直的人往往用行动为自己代言,靠实干赢得尊 ...

  • 讷于言而敏于行---程嘉伟

    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一句古语,出自<论语·里仁>篇.直译为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一个真正的成功之人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经历.二是默默无闻继续的努力.因为目前的成功对于他们来说还不够. ...

  • 讷于言而敏于行---杨艺轩

    讷于言而敏于行,顾名思义,说话谨慎,行动敏捷 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少说话多做事.更是讽刺了那些光说不做人. 大家都知道祸从口出,祸从口出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话说多了就会惹祸,也就是讷于言,说话时要经大脑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