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针灸之原穴深度解析(收藏版)
相关推荐
-
矫正近视、梳头、伸懒腰、心肾痛、心包经、生病步骤、脾虚穴位、隐白穴出血过敏性鼻炎、太白穴缓胃痛、公孙穴抑制胃酸、血海、足三里、肥胖、打通心包经、实火
看电视间隙,做些转颈.前俯.后仰的头部运动,或用空拳轻轻叩击头部,能解除颈部肌肉的疲劳. 具体方法:取直立体位,两手下垂,头缓缓抬起,仰视角尽量达最大限度,保持这种姿势15秒钟左右.此法能改善大脑的血 ...
-
神奇的太白穴,补脾的要穴
太白穴,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与古时星名相同.太者,大也.白者,一指肺之色也,二指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 ...
-
一日一穴之太白
太白 tài bái 属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是健脾的重要穴位,能治療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 别名: 大白 名解: 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在地,为山名,即终南山 ...
-
穴主
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手三阴(胸走手)→手三阳(手走头)→足三阳(头走足)→足三阴(足走腹胸)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 ...
-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朱燕中 | 针灸之补泻具体方法
-
朱燕中 | 足阳明胃经五腧穴详细解析(收藏版)
<灵枢·本输第二>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足跗上五 ...
-
朱燕中 | 足少阳胆经五腧穴详细解析(收藏版)
<灵枢·本输第二>:"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 ...
-
朱燕中 | 手太阴肺经五腧穴详细解析(收藏版)
<灵枢·本输第二>:"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 ...
-
朱燕中 | 针灸之五脏六腑所出之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 ...
-
朱燕中 | 从《黄帝内经》解析三焦的功能和结构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一.名 ...
-
朱燕中 | 针灸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针灸是我最喜欢的临床治疗方法,它不但简便易行,效果在很多方面甚至优于中药治疗,而且没有因为服用药物所带来的可能的毒副作用.目前市场上的中药治疗实在令人担忧.美国加州法律规定,在所有中成药的盒子上都要明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津液的生成和代谢的深度解析
一.人体津液生成与代谢 1.什么是津液 <灵枢·决气第三十>:"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 ...
-
朱燕中 | 内经中关于四季针灸的注意事项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帝曰:'夏取盛经分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