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学:谷草垛里捡鸡蛋
相关推荐
-
野猪一般在什么地方做窝,什么在农村山上找到野猪的窝 ?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我的学生时代 ,每年放暑假的时候,都上农村我大爷度过暑假,我大爷家在小东农场方向,那个年代还是有生产队的 ,我大爷那个时候在生产队看青,也许这个都是老名词,看青的目地就怕有人偷庄稼 ...
-
雪中的麻雀
雪中的麻雀 □郭文华 下雪后,不管是路上,屋顶上,还是田野上,都被白色的雪所覆盖.下雪天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热闹的事情.可以到处玩耍嬉闹,堆雪人,打雪仗.对于文人来说,下雪天充满了诗意,白雪莽莽,玉 ...
-
保定有一种回忆,叫牲口棚里的往事
在机械耕作的今天,想起儿时的牲口棚就只是成了追忆. 我清楚地记得,自从合作社改建成生产队之后,每村每队都建起牲口棚养起驴马骡牛来,套上木车拉土送粪.犁地或收获庄稼,因此,牲口棚不但是这些畜力的生养栖息 ...
-
终 将 远 去 的 鸡 年
记忆中,城里的肉鸡,刚传到农村时,每年奶奶养的土鸡都会得一次传染病.每次传染病过后,奶奶养的土鸡,基本上都会死得只剩下两三只,但每次总会有一只老母鸡活下来,而活下来的这只老母鸡,准会再孵出一窝小鸡来. ...
-
老“四害”中的麻雀
上世纪的1958年,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匮乏,老百姓吃的粮食都不能实现自给,而作为生灵中的麻雀却在田间地头争抢觅食,祸害庄稼,和人们开始"争嘴".还没等庄稼收回来,铺天盖地的麻雀不去吃 ...
-
我的毛线窝翻译——【麻雀】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也要美美哒~
-
别问我油不油腻,咱们抱个窝吧!
鸡一旦抱窝,就昏了头,痴痴颠颠的把一个鸡蛋抱着,正好有鸡来下蛋,它占着窝不让,便被捉了扔出门外,它在门外转一圈,看见一个土豆,走过去揽在怀里,有一回,我看见一只揽了个小孩子玩的皮球,好像它一看见圆东西 ...
-
“自留地”和“一只蛋鸡”
" 自留地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除生产队统一种地之外,各家各户会分一点儿自留地,自己可以任意种植,收入所得无需再上交生产队,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 所以,生产队上工之余,便急匆匆 ...
-
一只奋不顾身想做母亲的黑鸡 ----《经 》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047号 一只奋不顾身想做母亲的黑鸡 ----<经 >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到了春天,总有一些母鸡想孵小鸡.现在,瓜瓜家的黑鸡有了这个念头. ...
-
刘佩学:花盆里的蜗牛
[总第133008期] 花盆里的蜗牛 作者:刘佩学 话说,2019年深秋,与老于去植物园闲转悠.忽然见到了杨树林边上,爬行七八只蜗牛,再近些,才发现不止七八只,少说也有二十只.突发奇想,干嘛不拿回几只 ...
-
刘佩学:把拖拉机推进壕沟里
[总第122402期] 把拖拉机推进壕沟里 作者:刘佩学 过了清明,就到了播种季节.北洼子播上了麦子,就张罗着春翻.东方红75履带拖拉机(村里人称亮轨)带上犁铧,把土豆地.大豆地.玉米地--一片一片翻 ...
-
刘佩学:去杨树林里挖大稞婆婆丁
[总第148703期] 去杨树林里挖大棵婆婆丁 作者:刘佩学 过了立夏,婆婆丁就过劲儿,很少有人再挖了,尤其蘸酱生吃.茎叶纤维化不说,也少了清甜味道儿,多了些许苦涩.再说,菜园里的还阳菠菜.扣棚小白菜 ...
-
刘佩学:竟然把兔子按在窝里
[总第150304期] 竟然把兔子按在窝里 作者:刘佩学 晚饭后,与老于去植物园转悠,进植物园时,已经暮色苍茫了,一点一点夜色浓郁,半路时,天已经黑透了.就在烧烤区不远,一片草地上,竟然见到了一只白兔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一)
[总第139903期] 平生记(百十一) 作者:刘佩学 以为没什么事儿干了,也就自由了许多.其实不然,依旧有许多事儿需要去干的.即便看书也应该列计划,否则翻了三五页就会停下来的,惰性使然.锻炼更是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
[总第139503期] 平生记(百十) 作者:刘佩学 老于说了好几次,等秋天挖些婆婆丁晒干儿,泡水喝.与此同时,必然会说起那年秋天所挖的婆婆丁晒干儿的事儿.的确如此,那年秋天,与老于所挖的秋蒲公英 ...
-
刘佩学:老头鱼的记忆
[总第140203期] 老头鱼的记忆 作者:刘佩学 疫情期间,一位老人在小区门口卖开江鱼.当然,趁着"城管"没在的时候,才行的.够个儿的老头鱼,竟然卖到了二十五元一斤.多大算够个儿 ...
-
刘佩学:茵陈记
[总第139403期] 茵陈记 作者:刘佩学 大文豪苏轼的<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二)
[总第140302期] 平生记(百十二) 作者:刘佩学 每年农历七月初,扣膜青苞米就下来了.老于喜欢吃烀青苞米,我也喜欢.上班时,那段日子,几乎每顿午饭都烀青苞米.八百垧卖青苞米的那几个老太太,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