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鲁应中的寓言新编《卫正申与卜服气》

卫正申与卜服气  

卫正申与卜服气是一对师生,卫先生老是不放过卜同学的小调皮,卜同学常常背后说卫先生不能严于律己。他们常闹笑话。
卫正申读了好多年的书,考了好多次的试,连秀才也未中,只好办了所乡塾糊口。他爱喝酒常打牌,不能以德、才、理服人,在社会上难以势压人,在私塾里却往往以势压学生。私塾里的规矩很严,先生有根铜戒尺,学生犯事了按情节轻重打手心,只要打一下就会红肿几日。学校里除了读书就是写字,没有啥文体活动,小孩子犯事率就更高,很多时候那些调皮学生把看老师惩戒学生当着是一种热闹。
教室的正墙上挂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画像底下是一张大八仙桌,也就是先生的讲台兼办公桌,桌子上除了文房四宝外,还特意摆着一个简易横架,上面供着镇校之宝——戒尺。先生每次动用戒尺打人前,虔诚地双手捧着戒尺向孔子鞠一躬,表示请示批准。
一天午后,先生有意识地用纸擦着戒尺,很威严地说:“读书!”教室里马上成了马蜂窝,有的是读书,有的是轻声附和着乱哄,还有的偷偷趴在桌子上睡觉,先生抬头一巡视,发现卜服气睡着了,先生用戒尺把桌子一拍大吼:“卜服气站起来!”卜服气一惊,连忙站起揉着眼睛,口角还在流着涎水,教室里一阵活跃,先生扬着戒尺命令道:“上前来!”卜服气上次挨打的肿还未全消,畏畏缩缩地伸出左手,先生扬起戒尺往下一拍,调皮的受罚者本能地把手一缩,先生打空了,教室里立马像扔了颗炸弹,有的学生笑得捶桌子。先生的脸霎时变成了猪肝色,本来只打一下的,现在就要数罪并罚了,原罪一下,逃逸罪再一下,戏弄先生罪又一下。右手两下,实在受不了了,换左手挨一下,怕是半月也难得恢复了。先生这杀一儆百的策略真效,都怕戒尺,教室很快恢复了平静,书声又起了。
第二天同一时间,教室里很规范地书声琅琅。中餐时先生小酌了几杯,靠着椅子仰着面打起了呼噜,学生停下读书声望着先生,卜服气抓住机会捶着桌子起哄。先生一怔,毕竟是有学问,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你们认为我睡觉了吗?我是去向孔夫子请教仁礼了。”说完面向孔子像鞠了一躬。学生哪能辩驳,都只好心不在焉地继续读书。
第三天又是同一时刻,卜服气煽动同桌一起假装睡觉,先生发现了,用戒尺指着卜服气,并大声说“看,朽木不可雕也!”先生故意造声势的问大家:“这该如何处理?”唯恐教室不乱的几个胆大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加倍惩罚!”先生在闹哄哄中示意卜服气上前受罚。卜服气胸有成竹地说:“先生,我受罚前能说句话吗?”“可以,十句都可以,大家都看到了,难道还能抵赖?”
卜服气走到先生面前说:“我刚才不是睡觉。”
“趴在桌子上大家都看到了!”老师说。
卜服气笑笑说:“我是去见孔夫子去了。”
先生嘴唇气得有些发颤了,马上提高声调反问:“快告诉大家,孔夫子跟你说了些什么?”
“先生,孔夫子说你昨天没有去见他,”并将红肿的手指向同桌,“不信,他可证明。”
老师脸的脸红成了鸡冠,教室里也笑成了一朵花。
笑话传出去了,有位家长评论:“官场中上级如此对待下级,官宦们这样对待百姓的例子多吗?”

鲁应中,中学语文教师,虽已不在岗但无休之意,仍乐与孩子们打交道。在职时曾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中学生(高中作文)》、等刊物发过短文,近来偶有随笔散文见于《黄石文坛》,”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曾获“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2021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