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纵囚的真相:贪图虚名是假,避免冤假错案是真
相关推荐
-
唐太宗李世民的9条“为王之道”
文|趣易说历史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自秦汉之后的又一大强盛王朝,唐朝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唐睿宗.女皇武则天.少帝李重茂.唐明皇李隆基8代以来. 这一路走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
-
唐·大唐镇库背户部大型铜钱
唐·大唐镇库背户部大型铜钱.包浆大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639年铸于长安直径8.2厘米. 唐·大唐镇库背户部大型铜钱.包浆大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639年铸于长安直径8.2厘米. 唐·大唐镇库背户部大型铜钱. ...
-
「书法欣赏」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褚遂良悲痛而书《文皇哀册》
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李世民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位一手造就大唐盛世的帝王,终究没能逃得过老死病榻的结局. 褚遂良的<文皇哀册>,此作写于贞观二十三年,是他晚年的一幅佳作,是太宗皇帝李世 ...
-
古代官差为何抢着押送女囚?真相并不邪恶,但却揭露人性丑陋一面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确实是有许多的弊端,比如底层老百姓没有人权,还会经常地遭受权贵的欺凌,甚至是刑罚都对普通老百姓更为的严格,可以说毫无社会公平性可言. 而提到刑罚,在古代那确实是花样百出,比如极其 ...
-
领导干部要戒贪图虚名,讲埋头实干;戒团团伙伙,讲五湖四海;戒贪图外财,讲清廉自守
第一,戒贪图虚名,讲埋头实干.要以超然的态度和豁达的胸襟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自律的精神约束名利,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图形式.搞投机.做表面文章等不良风气,坚决摒弃为谋求一官半 ...
-
唐太宗纵囚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并和他们约定次年回来问斩,到了约定的时间到底有多少人如期归来呢? 公元前632年,春节前夕,唐太宗李世民审查前朝留下来的案件,看到许多被判死刑的囚犯案件,心里感 ...
-
【鬼谷子】行事,不贪图便宜。处世,不贪图虚名。做人,不贪图安逸
庄子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违反规律.违反本性去追逐外物,难免会陷入欲望的陷阱,人生陷入乱局. 与其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如清醒一些,守 ...
-
吕后为何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了解真相后才明白,扭曲的心灵真可怕
人彘是吕后发明的一种酷刑,这种酷刑指的是:把人的四肢砍掉,挖掉眼珠,割掉耳朵,再把铜灌入耳朵使人失聪,割掉舌头使人不会说话,割掉鼻子,剃光头发.眉毛与眼睫毛,有时还要在脸上刺字,最为关键的是,做完这一 ...
-
科学真相会讲事实,但人性的真缔以利益为主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11-06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桓皇帝 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晊之亡也,亲友竞匿之:贾彪独闭门不纳,时人望之. 彪曰:"传言'相 ...
-
10年教龄的培训机构老师,揭开补课“真相”,人傻钱多的家长真多
90%的学生,在各个年级阶段都补过课. 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奔波于不同的补课班,除了文化课的补课,还有很多兴趣班,不少学生感觉自己喘不过气,但又难以抵抗家长们的"补课热情". 很多 ...
-
真相错觉效应:假新闻、阴谋论和广告的背后
虚假真实效应 虚假真实效应,也叫真相错觉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多次接受某个信息是正确可靠的时候,那么无论这个信息本身是否真的可靠,那个人都会觉得这个信息是正确可靠的,而且他会有这种信任的倾向. 正如英 ...
-
你不知道的购物真相:买贵的,才是真省钱
好多随友都说记账是为了省钱,记账的你在用力省每一分钱买最便宜的东西吗?错错错,平时买到贵的也不一定是多花钱,没准还更省钱! 你对"贵的更省钱"这个话题是怎么看的?先来看看随友@胖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