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能低估人性的恶

作者:琢磨君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文化# #人性# 韩非子说:“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兔子没了,抓兔子的狗就没用了,可以杀了吃肉;敌国被灭后,谋士也就没用了,可以杀了。

#琢磨君分析#这句话道透了亘古不变的人性,很现实,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文种和范蠡是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大功臣。范蠡很聪明,深谙道家思想,懂得激流勇退,他还写信劝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你还是赶快离去吧”。

可惜,文种把范蠡的话当成耳边风,还自恃功高,割舍不下眼前的富贵,最后富贵没有保住,被勾践卸磨杀驴,给赐死了。估计,文种致死都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因为他压根就没有错,只是低估了人性的恶。

如果人们不懂得人性,那么历史就会不断重复上演。

秦末乱世,楚汉争霸,谋士蒯通提醒过齐王韩信功高震主,要提防汉王刘邦卸磨杀驴,但是韩信完全听不进去这些话,他以自己的价值观觉得:刘邦一定不会亏待自己。

但是后来,韩信帮忙刘邦灭掉项羽后,刘邦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没多久,还污蔑韩信谋反,令武士把韩信捆绑在囚车里。韩信这才恍然大悟地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最终,韩信被诛灭三族,令人唏嘘不已。

分析对比文种和韩信的例子,我们可以有所领悟:越是有本事的人,能耐越大,但是越危险,因为容易功高震主。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应该尽早读懂人性,千万不要低估人性,不要自以为是,特别是要懂得帝王或领导的人性——卸磨杀驴、忘恩负义、用完则弃。这是几千年来用时间和血的教训验证出来的不变真理,谁要是忽略了这点,谁就会自食恶果。

真正聪明的人,都应该牢记老子《道德经》中的忠告: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因此,范蠡、张良、王翦、郭子仪、曾国藩等人,都是帝王的大功臣,但是他们都懂得功成名就后,马上激流勇退,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有人会问:有本事的聪明人,在成功后,不激流勇退,可以不?

当然可以!比如说,五代十国时期的李嗣源,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堪称功高震主,他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危险,于是先发制人,发动政变,把庄宗李存勖的天下夺过来了。

还比如,赵匡胤辅佐后周世宗柴荣破汉破唐,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十分信任赵匡胤,升他为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但令柴荣没有想到是,自己刚去世没多久,赵匡胤露出狼子野心,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后周恭帝(柴荣的小儿子)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宋朝。

由此可见,真正厉害的聪明人,功成名就后,要不就“激流勇退”;要不就背信弃义,与上级领导做斗争,消灭对方,或者取而代之,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但是,第二种做法属于“不忠不义”,弊端很多:

第一,容易招致天下人的谩骂,不得人心;
第二,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比如说,李嗣源夺了李存勖的天下,自己晚年又被次子李从荣武力夺位;赵匡胤夺了后周恭帝的天下,自己最后又被弟弟赵光义夺走了天下。

所以说,做人要懂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这样才能“知止不辱”。这就是我分享的读书感悟: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发表您的高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