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墨 能磨穿砚吗?

(0)

相关推荐

  • 中国墨

    中国墨是历代人们文化生活的必需品,它在文房四宝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而且还是一种综合工艺美术品.它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很高的评价. 从文献记载中可知,中国古代的墨 ...

  • 【笛子音乐】松烟入墨

    【笛子音乐】松烟入墨

  • [罗士泂]守“墨”成规——文化视野中的墨

    摘要:在书写工具愈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围绕着墨(块)与墨汁之间的争论始终存在于书法与艺术圈内.一部分人坚持从古法规约出发,基于传统美学概念强调磨墨.墨法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也表露了作品留存万世的愿望: ...

  • ​药墨的独特功效

    传承富有特色的古墨文化 "产墨始于南唐,盛于明清,其中的药墨是制墨界独有的奇葩,具有消炎.除毒.止血.去瘀等功能. 何为药墨,就是将墨,中药,麝香,冰片等做成一种即可以书写绘画,又可以养生调 ...

  • 药墨的点睛之笔-松烟

    药墨的点睛之笔-松烟

  • 墨,文人之雅

    一寸龙香一寸金,仙家传药不传心 香来莫作寻常看,千载文光翰苑林 邓熛(宋代) <说文>载:『墨,书墨也』. 墨之为物,书写为要.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已成为文人雅士不可或缺之物. 墨作为书法 ...

  • 白音格力 | 破砚晴窗

    破砚晴窗 听台湾诗人周梦蝶说他生活的选择是"破砚""晴窗"时,心里一冷,一热.那时他已九十岁,他的选择当是无悔一生的了吧. 有些诗意的词句,都带着冷的底色--寒 ...

  • 独领风骚的苏作㠛村石砚——砚林散叶:那些关于砚雕的传奇(上)

    <苏州日报>2021年05月08日 B02版 □春生 苏州"灵岩山下有㠛村",㠛村石因而得名,从汉代起,㠛村石就被开采用来制作砚台.㠛村产的砚台石品色泽古朴.典雅而妍丽 ...

  • 转:白音格力 | 破砚晴窗

    破砚晴窗 ​ ​ 文 | 白音格力 听台湾诗人周梦蝶说他生活的选择是"破砚""晴窗"时,心里一冷,一热.那时他已九十岁,他的选择当是无悔一生的了吧. 有些诗意的 ...

  • 李中香题写对联赏析:瓶花落砚香归字,院竹敲窗韵入琴

    细说招岗两副门庭联 招岗有两家院落引领时尚,以其石刻门庭联语惹人注意. 其一,在正街上圪台上,杨姓北院(后为王家居住). 据说,杨家主人杨全德民国九年(1920)后发达,成村之首户.杨家注重教育投入, ...

  • 采石矶:季汉章藏砚阁

            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有延园,占地3252平方米,位于采石矶翠螺山东坡,一湾溪水环绕相抱,静谧幽然.延园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续李白诗歌和林散之书画艺术之意,园内分"季汉 ...

  • ​林泽砚《​我的兴趣——变魔术》指导老师:子鱼

    我的兴趣--变魔术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六年级5班 林泽砚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兴趣,但每个人的兴趣都不尽相同.我的兴趣就是变魔术. 我从小喜欢魔术,很喜欢 ...

  • 清代精品端砚 端石朱砂砚“松鹤延年”树桩形端砚

    端矾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膩.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 ...

  • 砚边随想

    有关书法临摹与创作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同时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就这个话题能说出新意,真可谓难上加难. 近日偶读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我忽然突发奇 ...

  • 访福州古砚收藏家张祖仁

    张祖仁十多年前,由于酷爱书法写作,对古砚收藏兴趣也较浓,日积月累也收藏到自宋.元.明.清及现代砚台100多方,且不乏精品,特别是我今年初收藏到一方民国时期制作的比大拇指还小的"全国最小古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