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我国乡村文化的复兴目标

我国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与繁衍地,乡村文化也一直是社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历过工业革命后,农业从经济主战场退出,乡村文化精神内核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几年,随着不断增大的城市生活压力、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以及逐渐回归的传统文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乡村及乡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重创下的乡村文化面临着延续危机、人才缺乏、与外来文化难以融合等问题。

绿维文旅认为,简单来说,我国乡村文化的复兴目标主要有三个:承继、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承继——再现绅士与农夫同源、知识分子与耕者并处的社区结构,打造传统村庄耕读相济、礼存诸野的生存空间,再造乡土中国培育人才、培育文明的能力。

创新——融入重视个人空间、建设共同平台的现代精神,化解融入市场经济与保持个性品质的两难处境,寻找更自然、更持续、更效率的农耕与社区规范。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发挥文化的创造精神与凝聚能力,修复乡村的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生态环境,形成乡村与城市动态平衡、文化与其他发展要素有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0)

相关推荐

  • 未来世界,青年担当

    [观察者]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理应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积极成为科技革命的弄潮者.人类文明 ...

  •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由中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市场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工匠精神为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高度关注.工匠精神以其独有的精神密码成为支撑产品和服务品质 ...

  •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下)

    三.模式创新:从"放水养鱼"到"市场导向" 中国广播电视拥有一个庞大的外宣体系,中央电视台及各省级电视台都设有司职"外宣"的海外中心或国际部 ...

  • 绿维文旅:乡村文化的构成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和乡村社会性质,乡村文化是指乡村区域的村民在生产.人际交往过程中,为满足生存.生活需要,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创造物的总和.既包括物质产品.符号表征等物化层面创造物,也包括价值体系.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幸福慢村研究

    希望在全国广泛推广幸福慢村的合作,促进乡村振兴投入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是幸福慢村打造建设的主要目的. (一)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产业发展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分裂" 政府主导的乡村振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新阶段新思路——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党的十九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不发生规模性 ...

  • 绿维文旅:花文化与花卉美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花文化内涵丰富,这为我国以"花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由花产生的饮食产品也是丰富多样的,大大丰富了旅游中"食"的 ...

  • 绿维文旅:花文化概述

    花文化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困此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随看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而起落.中国花文化从一出现起,就深受中国绘画,书法,文学,艺术,造园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并随之而发展,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创新探索

    7月20日,绿维文旅乡村振兴大讲堂第10期,绿维文旅大讲堂第20期开讲.文旅产业创新引领实践者.资深文旅产业规划设计专家.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创新院院长陆晓杰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媒介.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中就地城镇化的有效实践

    绿维文旅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等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

    中国的城市越建越大,人们给出的城市画像大多是钢筋混泥土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立体交通.匆匆赶路的汹涌人潮.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最基本的功能是"宜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 ...

  •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PPP项目投融资模式解读

    绿维文旅认为,PPP模式对于解决政府债务问题.提升企业活力.改善公共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PPP项目投融资是基于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这种合作关系是政府为了提供公共服务或建设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