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一) 比兴与象征【谭汝为】
相关推荐
-
鉴赏古诗中常见的两大手法:“比兴”、“烘托与渲染”
诗歌创作要运用形象思维,就离不开比兴两法.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具体说,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比喻所要写的事物, ...
-
形象思维重想象比兴手法要多用
在人们鉴赏诗歌或提笔写诗前,应该弄清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诗应该怎么写? 诚然,节奏.韵律等形式往往成为区分诗与文的重要标志,但这还不是问题的本质.有的诗歌不押韵,可人们还是称它作诗歌:有的散文也 ...
-
董元奔|比兴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实践中的拓展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诗经>诗意图)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什么是比兴呢?南宋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quo ...
-
听得见的诗词|《小楼听雨》诗平台&华工秋韵阅读会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欣赏诗词佳作.即日起,"<小楼听雨>诗平台"将与"华工秋韵阅读会"携手,共同打造"听得见"的诗词,让诗词旋律声声 ...
-
小楼听雨:诗敬戍边英雄(续)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 小序: 2021年2月19日,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 ...
-
【英文诗歌会】爱我别走 | 小管为你读诗
Friend, don't leave me! You know that We were once best friends But since that day We are friends no ...
-
李龙华║《在玉庭楼听雨读诗》外一首(诗歌)
◆ 清风来信 清风忽有信,邀我入山林 又见炊烟.又见松柏.柚木.柿子树 赤蕨.青苔.狗尾巴草 那些熟识已久的事物 我们再次相遇或者重逢 欢欣溢于言表 众鸟收到消息,早在林间等候 陪我寻找枯枝和落木 捡 ...
-
【今日诗词】塞上寒潮惊夜梦,小楼高卧一诗翁···
顾 问:蝴蝶庄生 无语 廖国华 落日长河 陈文林 责 编:夏嵘 主 编:似水无痕 副 主 编:思尘 仲雍胄胤 冰弦 千华 卧虎山人 编 委 ...
-
小楼 | 酒入柔肠百转,心随花梦徘徊
破 阵 子 破阵子 心里常怀壮烈,眼中看尽悲欢.雁学芙蓉深照水,我劝斜阳淡远山.相逢皆是缘. 明月当知缺损,人生怎得周全?折戟沉沙挥马去,斩草攀荆带露还.红尘一梦间. 破阵子 薄雾桥前病柳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三)顶针类说【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三) 顶针类说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对面写来 顶真是指用前一个语句的末尾,作为下一个语句的开头,使邻近的句子上递下接,首尾相衔的一种修辞格,可分为句中顶真.联珠顶真.联环顶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四)诗词作品两种不同的比较句式【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四) 诗词作品两种不同的比较句式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不如"这个动词性结构在古今语言实践中极为常见.它常用在比较句中作谓语,表示前者不及后者,即A比不过(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二)视听通感【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二) 视听通感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人的感觉是通过感官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是分别司视.听.嗅.味.触的五种官能.各官能分工很明确,但其间往往可以互相沟通,彼此相生.钱钟书 ...
-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十一)列锦句式【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十一) 列锦句式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古代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在诗句中,凡是对语意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词语都可一概省去,句与句之间的一些说明性的中介环节亦可略去不表.这样,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