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画家凯里·亚当笔下被库尔德文化忽视的传统女性
相关推荐
-
拉斐尔为何将《乔治与龙》的油画,画了两遍,只因题材寓意不一般
著名画家拉斐尔曾创作一个题材的油画,该题材被他画过两遍,且内容差异极大.至于拉斐尔为何要两次创作该题材的画作?恐怕当你知道答案后会大吃一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 ...
-
赏析创作女性题材的油画,提高绘画技法
女性题材一直是文学艺术表达的话题,古往今来,如西方油画中的雅典娜.维纳斯等都是取材于宗教和神话故事,如今很多画家已经把女性题材的油画转化到现实生活中来,进一步挖掘关于女性的鲜明特征,表现女性的立体感和 ...
-
访谈 | 情系壁画待重光——专访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孙景波
孙景波 1945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顾问.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收藏.2000年 ...
-
日本绘画家塩谷亮,创作的绘画作品,堪称古典唯美的艺术照片
谈到超现实题材的绘画作品,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绘画家冷军,不过在日本绘画界,同样有一位以超现实题材绘画作品著称的画家,他的名字叫塩谷亮.凭借精益求精的态度,塩谷亮创作的绘画作品,给人带来了唯美 ...
-
五哥聊画之油画在中国 64.陈衍宁
陈衍宁(1945-)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71年至1985年先后在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广东画院从事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1986年入美国俄克拉荷马市 ...
-
19世纪法国画家,异域风格经典油画作品——后宫的沐浴者
文 | 大雨798 让·莱昂·杰罗姆(Jean-LéonGérôme 1824年-1904年)1856年首次访问埃及时,就被异域的风土人情所触动,引发了他极大地创作欲,就此着迷于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并开 ...
-
凯里·亚当素描欣赏,很有个性的实力派画家
凯里·亚当(Khairy Adam)伊拉克画家.1981年出生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亚当在1996年开始了艺术的旅程,当时他就读于杜胡克美术学院.2001年毕业于杜胡克美术学院,获绘画文凭.2004 ...
-
毛长林的绘画作品,聚焦少数民族题材,给人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
作为一位黎族的绘画家,毛长林在创作绘画作品的时候,有着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拥有真实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因而对于民族风格的绘画作品,表现的尤为深刻而又具体.由他创作的<大山学子>以及<梦 ...
-
西班牙画家Jose Royo笔下,万种柔情,色彩斑斓的女性肖像画
l 西班牙画家Jose Royo,出生于在西班牙的巴伦西亚,传统写实油画家!九岁开始展示他的艺术才华,对艺术品有狂热爱好的父亲为他请了家庭教师,学习绘画和雕塑! 14岁进入当地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8 ...
-
伊拉克实力派画家,凯里·亚当素描欣赏
凯里·亚当(Khairy Adam)伊拉克画家.1981年出生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亚当在1996年开始了艺术的旅程,当时他就读于杜胡克美术学院.2001年毕业于杜胡克美术学院,获绘画文凭.2004 ...
-
明代画家恽向笔下的山水,墨浓湿润,雄浑大气
明代画家恽向笔下的山水,墨浓湿润,雄浑大气
-
画家汪意丰——在中国文化中创作当代艺术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之处,对之应有更客观准确 ...
-
法国画家Marc Folly笔下的水彩世界,复古浪漫又奇异
艺水彩2021-04-04 10:21:59 @Marc Folly Marc Folly,是一位来自法国的水彩艺术家,他经常在法国及其它国家教授水彩课程. Marc Folly来自法国,他喜欢画风景 ...
-
韩国画家Ryu Eunja笔下的奥黛丽赫本,她比夏花更加绚烂
艺水彩2021-01-16 10:05:03 @Ryu Eunja Ryu Eunja,出生于1958年,是一位来自韩国的水彩艺术家.画工精湛,最擅长的题材是花卉. Ryu Eunja(류은)于195 ...
-
英国画家Margaret Merry笔下的灿烂水彩
@Margaret Merry Margaret Merry,是来自英国的水彩艺术家.作家.毕业于伦敦的Hornsey艺术学院. Margaret Merry在英格兰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长大,从法尔茅斯 ...
-
乌克兰女画家Katya.的笔下的芭蕾舞女,有一股清新而脱俗的气质
05月05日08:45 乌克兰女画家Katya.Gridneva的粉蜡笔.木炭画,她笔下的舞者有一股清新而脱俗的气质.他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舞者的形体,流畅而自然. 舞者的肢体与表情之间美丽而和谐,呈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