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为高效稳定电解CO2提供了新策略
相关推荐
-
21亿吨,8610亿!万亿CCUS市场需求与潜力分析
碳中和人才中心 公众号 2021年7月23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组织召开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发布会.报告指出:CCUS ...
-
欧洲碳中和:“碳直接避免”或“智能碳使用”?
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欧盟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低碳能源转型,各行各业也都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碳中和是冶金行业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工艺路线变革的大时代背景.根据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简称欧钢 ...
-
双碳目标 |《中国CCUS路径研究报告》发布
近日,由国内外 CCUS 领域的 49 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编制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以下简称<报告>)通过1 ...
-
中国 CCUS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 在 2016 年报告中提出的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 手段是: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高能效(包括最终使用燃 ...
-
IEA:未来10年,灰氢、蓝氢、绿氢价格如何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清洁氢气的成本仍然过高,是现阶段无法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其他相关预测,氢能的价格可能要到2030左右才会有大幅的下降. 但尽管清洁氢的未来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也有一些迹象 ...
-
CCUS发展现状及趋势
截至2018年底,全球运营中.在建或正在严密论证的项目增至43个,新设施每年捕获CO2达1300万t [2].中国CCUS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CCUS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建立起 ...
-
中科院福构所《Small》:一种高效稳定的CO2电还原催化策略!
编辑推荐:CO2排放已成为全球问题.本文合成了2D导电镍酞菁基COF,具有非常高的CO选择性(> 93%),可保持CO2电还原反应活性10小时.该研究提供了在电催化中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策略. 化 ...
-
【动态】大连化物所构建高密度金属/钙钛矿界面实现高效稳定二氧化碳电解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国雄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团队,与日本日立公司松本弘昭和曾超斌高级工程师合作,在高温CO2电解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氧化还原循环处理,构建了高密度金属/钙钛矿界面 ...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新型“铠甲”催化剂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新型"铠甲"催化剂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石墨烯壳层封装钴镍纳米粒子的"铠甲"催化剂, ...
-
【动态】大连化物所研发新型催化体系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员周思,联合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通过单原子催化剂改性碳载体的策略,增强载体与其上负载金属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构筑了钴单原子催化剂掺杂碳 ...
-
【人物与科研】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丁云杰研究员课题组:碳载体纳米颗粒单分散技术制备高效单点催化剂
导语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丁云杰研究员课题组长期从事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催化过程工程化研究,聚焦于高效纳米复合催化剂和多相单点催化剂的创制,致力于实验室小试到工业工程化开发.单点催化 ...
-
【动态】大连化物所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成功运行
9月29日,大连化物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国网安徽公司氢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经国网安徽公司组织的专家现场测试,该系统 ...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铠甲催化”实现室温下一氧化碳高效氧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室温一氧化碳氧化对气体净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具有挑战性.铂基催化剂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氧化的优异催化剂,但由于一氧化碳在铂表面强的竞争吸附,导致氧气在铂上的吸附活化较为困难,往往需要 ...
-
苏州大学《JMCC》:一种获得高效稳定绿色钙钛矿LED的策略!
编辑推荐:作者证明了经辛胺配体处理的钙钛矿薄膜可以用辛胺的烷烃链取代配体,旋涂于钙钛矿薄膜表面,可抑制表面缺陷的形成.处理后的钙钛矿的PLQY值为59.6%,EQE值高达11.1%. 金属卤化物基钙钛 ...
-
韩国三星《Nature》:消除晶体结构层错,获得高效稳定的蓝色QLED
编辑推荐:作者发现氢氟酸和氯化锌添加剂通过消除ZnSe晶体结构中的层错来提高发光效率.此外,通过液体或固体配体交换的氯化物钝化导致缓慢的辐射复合.高的热稳定性和有效的电荷传输特性. 利用量子点实现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