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伊能静依然“乘风破浪”:原来,孩子才是父母最坚强的后盾!

上周,《乘风破浪的姐姐》悄悄开播,瞬间引爆了网友们的极大热情。

短短两天的时间,该节目前两集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两个亿,网友们还自制了一份“微博热搜榜”。

在如今很多人追求“少女感”的时候,这些30+的姐姐们用自己的实力和态度告诉大家:岁月所带来的并不见得是衰老,还有阅历、还有成熟、还有坚强、还有“岁月不饶我,我更不饶岁月”的底气和强大。

虽然在节目中,这帮姐姐们处处展现锋芒,但是面对家人的时候,她们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温柔。

近日,伊能静就写了一篇“小作文”,来表达对儿子的感谢之情。

伊能静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首秀演唱的是儿子为自己写的歌,惊艳四座,让人赞叹。

在唱跳之前,伊能静曾表示歌曲是儿子哈利写的,舞蹈也是哈利编的,但是因为太难了,所以自己简化了很多。

在写给儿子的信中,伊能静非常感谢儿子。在参加节目前,公司本来建议她唱代表作《念奴娇》,但是她执意要唱儿子写的歌,因为她要让儿子知道,她是多么以他为傲。

不仅如此,伊能静还称赞儿子现在已经长大,能够帮助父母承担责任,有能力照顾好妹妹,感谢他成就了妈妈可以“做自己”,妈妈也要成就他自由独立。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但是有时候,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他们也是父母坚强的后盾。

孩子的支持,是对父母无限的肯定,父母要用平等的视角来看待孩子,这样,父母和孩子才能相互成全、互相成长。

近日,湖北咸宁一位特警爸爸战疫十几天抽空回家看一下自己家人。

但是,爸爸怕有感染风险就在门口看看儿子。

儿子看到爸爸后非常高兴,开心的给爸爸递上零食,蹦蹦跳跳连喊好多声“加油”,为爸爸打气。

爸爸不舍得关门离开后,下一秒,儿子转身泣不成声,哭喊着问:“爸爸还要多久才回来,我好想你……”

镜头虽然没有给到爸爸,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当门关上的那一刻,他对孩子多家人的思念该是怎样的一种深刻。

父母与孩子永远是互相成就的,孩子的支持对父母来说也是最大的动力,孩子有时候也是父母的后盾。

我们可以从活泼天真的孩子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看到久违的纯真的笑脸,看到真实,看到纯净,看到更加深入的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过程是一个绝佳的认识自己的机会。

心理学上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先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才会爱别人、爱万物。

王晓春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下午,我们一家人步行去街上一浴池洗澡。一下楼,五岁的儿子昊轩就跑到小区路旁铺满雪的草坪上撒野,妻子大声吆喝儿子别把鞋子弄湿了,母亲抱怨孙子好好的路不走偏偏走雪上,我笑着对妻子说:“什么叫孩子?这就叫孩子,我们大人怎么不这样呢?我当年就喜欢这样玩,鞋子湿了大不了回家换一双,不过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来往车辆。”

妻子也笑了,说:“那一路上你照管孩子吧。”

我追上儿子,问:“踩在雪上咯吱咯吱,好玩吗?”

儿子高兴地说:“好玩!”

说着他又猛踢路上的冰块,冰花四溅……

出了小区,快到大街了,我牵着孩子的手,叮嘱儿子:路上车辆多,不能乱跑了,和爸爸一起走,儿子乖乖和我走在一起。

洗完澡回来的路上,街上的地摊吸引了儿子,儿子看中了一个竖笛,拿着胡乱的吹起来,闹着要买。我说:“买!”儿子一听,高兴坏了,边走边吹,问:“爸爸,好听吗?”我称赞他说:“好听!爸爸,我长大了大音乐家!吹好听的音乐给你和妈妈听。”

一进家门,儿子就嚷着:“妈妈!我吹的好听吗?”妻子正在厨房做饭,小声说:“真聒噪人。”我连忙劝阻:“孩子路上告诉我,他将来要当音乐家,他现在回来还以为你会夸他呢!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不能给孩子泼冷水。”

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宽容和保护。在亲子关系中,这点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受孩子喜欢的父母,一定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他的感受,支持他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为父母考虑、尽自己所能帮助爸爸妈妈。亲子之间,就是这样相互成就的。

Professor点评: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学校,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父母才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孩子才能有更广阔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