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石村,长征第一仗所在地2

(0)

相关推荐

  • 08年朱德后人从北京来到耒阳,只为寻伍若兰后人:没有她就没朱德

    引言 对于伍若兰,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提到: "她在农民中真是无人不知,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 除了农民组织者的身份,伍若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 ...

  • 【朱德元帅有过几个妻子】朱德历任妻子介绍

    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原名朱代珍,后曾改名朱建德.朱德的母亲生了13个孩子,因为无力喂养,只有6男2女存活下来.朱德自幼入私塾读书,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2年9月前 ...

  • 红色乡村-81|永春县横口乡福鼎村

    庙宇冉冉,红星无声耀大地 墨刷红刻,革命火种燃乾坤 今日我们邀您走进 永春县横口乡福鼎村 一同追寻革命红军的足迹 福鼎(方音覆phak鼎)是人们惯常的叫法,福鼎村位于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 ...

  • 新式整军运动

    新式整军运动 --图书欣赏之二八〇六 <新式整军运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材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军出版社.ISBN 7 5065 2530 5/K 228.定价68.00元.

  • 踏雪寻红印 精神永传承

    小寒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使武平县迎来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在雪后皓然一色的革命旧址.老建筑中,这些沧桑不改.浩气凛然的"红色印记"显得更加醒目,格外耀眼.1月6日至8日,我馆 ...

  • [黄石文坛]石教才的散文《追思》

    追思   当清明雨纷纷时节,老师们带着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凭吊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文化传统教育的时候,真是让年轻人思绪万千.近期有位中学生在日记本上留下一篇作业,更是反映了"不忘初 ...

  • 现场教学点·小井红军烈士墓

    小井红军烈士墓又名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距小井红军医院仅百米之远,这里原是一片稻田.1928年12月,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29日,敌军在当地游 ...

  • 红军之父朱德,很少上前线打仗,为何建国后却位列十大元帅之首?

    红军之父朱德,很少上前线打仗,为何建国后却位列十大元帅之首?

  • 新田村,红军入粤长征第一仗所在地2

    据来过的人讲,村中有一口晋代古井,井台.石栏等基本完整,石栏呈圆形,至今还水质清澈,泉源不断.我们看到的这口井不知是不是古井,它的井台.石栏都很完整,还有打水的痕迹,说明还在使用. 由于红军当年大多住 ...

  • 长汀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

    红军何时开始长征,从哪出发?由于当时各支队伍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同,所以存在很多个时间地点,但基本都开始于1934年至1935年,在1935年至1936年到达陕甘地区.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巴铃镇百卡村卡嘎布依寨

    巴铃镇百卡村卡嘎布依山寨,其建寨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为止已有600余年的居住历史.近年来,国家对民族村寨的重视,这让在山沟里沉睡的"凤凰"飞出了大山. 走进兴仁县巴铃镇百卡村卡嘎寨 ...

  • 瘦石 || 袁渡垱北村:将军仗剑起丰城

    垱北村俗称卢坊垱,位于袁渡集镇北约三里许,是卢姓聚居之村落.早前,因抚河水泛滥,百姓在此围堤种田,设立青洲围,卢坊垱位于青洲围之北,故称垱北,别称"青洲",是袁渡境内较早建立的村庄 ...

  • 七月闽西红色之旅:长汀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

    访长汀中复村 闽西地僻乱山奔,风展旌旗曜野村. 万里长征从此始,百年旧迹至今存. 祠堂天井窥云色,板壁苍苔著雨痕. 十送红军歌又起,初心使命梦重温. 距离松毛岭红色山庄8公里左右的中复村,隶属长汀县南 ...

  • 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与涂坊围屋、彭坊村

    长汀县,地处闽赣边陲要冲的福建的西部山区,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汀别称"汀州",简称"汀",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 ...

  • 倪熊: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

    倪熊:路上的风景--黑天鹅之歌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是一支完整集结的大部队有序出发,而是不同部队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开拔,基本都是开 ...

  • 长汀中复村/红军长征第一村

    福建省长汀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该县的中复村是红军长征最早最远的出发点,是"长征出发第一村",是红军长征的"零公里&q ...

  • 芦福的先生镜头里的“雨中古石村”纪实

    初夏的一场大雨喜降太行山,芦福的老兄急忙拎起相机驾车向太行山深处的"大洼古村"驶去,这个村子对他来说一年不知要去多少次,而他对古村的印象是那么的深刻,他不仅仅喜欢山里人的纯朴与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