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 华中农大何予卿团队克隆了4个对水稻籽粒油脂组成自然变异有重要贡献的基因,并提出了水稻籽粒油脂...
相关推荐
-
Mol Plant|钱前实验室与合作者在OsAUX3调控水稻粒长和粒重的分子通路中取得新进展
A Novel miR167a-OsARF6-OsAUX3 Module Regulates Grain Length and Weight in Rice10.1016/j.molp.2021.06 ...
-
水稻:饭碗里的科学之光
人类栽培的水稻有两个种,分别是非洲栽培稻和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的种植面积很小,仅在非洲分布.而亚洲栽培稻的种植区域遍布五大洲,以亚洲种植最为集中.虽然不同品种的大米,口感.味道都有所不同,但在绝大多 ...
-
PPB|叶宽基因LW5 / D1通过调节氮素利用效率影响水稻的结构和产量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叶片形态是水稻植株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植株结构和养分利用共同影响水稻产量,但它们之间的分子联系仍不清楚.我们鉴定了一个水稻突变体,叶宽5(Lw5),表现出小粒宽叶,具有典型的 ...
-
【一作解读】TPJ-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爱民课题组与河北农业大学刘冬成团队合作,在小麦储藏蛋白表达调控...
作为小麦胚乳的重要组分,储藏蛋白赋予面团粘弹特性,是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除了亚基的组成,储藏蛋白的含量也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储藏蛋白在胚乳中合成和积累.其合成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目前为止,人 ...
-
硝酸盐充足的条件下,水稻OsNLP3基因对氮素利用率和籽粒产量有显著提高
氮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必不可少的大量营养素,但氮肥的过量施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农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NUE).尽管已经确定了调控NUE的 ...
-
LPS1编码琥珀酸脱氢酶铁硫亚基SDH2-1,影响水稻叶片衰老和产量
琥珀酸脱氢酶的铁硫亚基(SDH2)在植物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SDH2基因是否参与叶片衰老和产量形成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水稻(Oryza sativa)中分离到一个迟早衰突变体 ...
-
科研| The Plant Journal: 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对水稻种子三个发育时期的比较代谢组分析(国人佳作)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谢衣.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营养来源.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植物代谢组学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对水稻籽粒不同发育时期代谢物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的了解 ...
-
Mol Plant| 徐云远/张启发/傅向东合作揭示RING E3连接酶CLG1靶向GS3通过核内体途径降解水稻粒大小
G 蛋白信号和泛素依赖性降解都参与了水稻的籽粒发育,但是这些途径在调节这一过程中如何协调尚不清楚.结果表明,编码 E3连接酶的长力更1(CLG1)通过靶向谷粒长度负调节因子 gγ 蛋白 GS3的降解来 ...
-
Rice|RGG1参与细胞分裂素调节途径,控制水稻的籽粒大小
异源三聚体GTP结合蛋白(G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它们协调调节水稻籽粒大小的机制知之甚少. 本研究对一个编码A.G.γ亚基的基因Rgg1进行了功能鉴定.在幼穗 ...
-
Plant Physiol |华中农大叶志彪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西红柿2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结构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果树,产量是番茄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然而,番茄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结构尚未完全阐明.基于∼从605份不同材料中获得44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 ...
-
华中农大闻玮玮团队首次完成基于单细胞测序的茶树基因组单体型分型,揭示茶树重组交换模式和种质资源间复杂...
多年生木本作物茶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其基因组庞大(约3Gb),杂合度高,且自交不亲和.单体型一般是指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共同遗传的多个等位基因的组合,其在填补缺失基因型数据.研究重组交换模式以及追 ...
-
Nature Plants | 海南大学罗杰团队揭示水稻单环二萜基因簇自然变异的生化基础及其在水稻抗...
2020年12月07日,海南大学罗杰教授团队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Selection of a subspecies-specific diterpene gene cl ...
-
The ISME Journal | 华中农大姜道宏团队揭示核盘菌在作物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研究新机制
核心提示:近日,The ISME journal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姜道宏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世界性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核盘菌同时也是小麦.水稻和大 ...
-
PNAS | 结球生菜为啥能结球?华中农大匡汉晖研究组首次克隆到控制生菜结球的基因
近日,PNAS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匡汉晖课题组题为"Upregulation of aKN1homolog by transposon insertion pro ...
-
MBE | 华中农大严建兵教授团队在杂种优势可塑性和适应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核心提示: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严建兵教授.肖英杰副教授和福建农林大学刘楠楠博士联合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发表研究论文"Phenotypic ...
-
农业类大学最新排名,华中农大稳坐第二,甘肃农大进步幅度最大
农业类院校的排名可以说是争议最大的,有些985.211高校的综合实力甚至比不过双非院校.根据软科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有一些农业类院校进步非常明显,但也有一些则退步明显,根据进步程度可以 ...
-
Nature Genetics |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团队克隆了一个重要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
前言:6月10号NG背靠背在线两篇FHB1的文章,其中一篇是我们实验室发表的,另外一篇是美国柏贵华团队发表的(链接见文后).后面我们会带来更深入的解读,敬请期待!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最具毁 ...
-
华中农大培育出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
专家正在田间取样,察看油菜根肿病的发病情况. 刘涛 摄 "'华油杂62R'田间抗性表现优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2月10日,湖北省院士专家"515"油菜产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