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善恶(五)
相关推荐
-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诠释]少阴病原本不发热,今发热者,故加一个"反"字,乃异常之变耳.少阴病阳虚里寒,当四肢逆冷,今发热恶寒者,是少阴病 ...
-
黄帝内经与临证-1-发热
前言: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石,被历代医家皆奉为圭臬.两千多年来,凡学有成就的医家,无不通晓<内经>历代医学教育,也都以<内经& ...
-
《证治准绳·疡医》禁忌(十五)
[薛] 仲景先生治伤寒,有汗.吐.下三法:东垣先生治疮疡,有疏通.托里.和荣卫三法,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疮疡肿硬木闷,烦热便秘,脉沉而实,其邪在内,当先疏其内以下之. 肿作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项痈 <灵枢>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股阴疽 (与附骨疽,参看.) <灵枢>云∶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鬼遗>云∶阴疽发腿髀及阴股,始发腰强,数饮不能多,七日发坚硬肿胀, ...
-
《证治准绳·疡医》
瘾疹 孙真人论曰∶<素问>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又有赤疹者,忽然起如蚊虫咬,烦痒极者,重抓疹起,搔 ...
-
《证治准绳·疡医》自序
<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疾医.疡医.内外科之分久矣.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重内轻外,自古已然,然未有不精乎内,而能治外者也.疾医之所不能生者,于父母遗体,犹得全而归之,而疡医不然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源(一)
方书叙痈疽之源有五.一,天行时气.二,七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搏于风冷,五,食炙爆.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总之不出于三因也. 外因者,运气痈疽有四∶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经云∶少阴所至为疮疹.又云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别(二)
<灵枢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 ...
-
《证治准绳·疡医》脉法(三)
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其邪深在里,宜先疏通,以绝其源.浮大.数,肿在外,当先托里,恐邪入内.脉不沉.不浮,内外证无,知其在经,当和荣卫.脉数,身无热,内有痈脓.脉数,应当发热而反恶寒,若有痛 ...
-
《证治准绳·疡医》分经络(四)
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血气多少之分,如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太阴脾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多血少气,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