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每月4万

大概是在2008年工作以后就开始了对财务自由的向往,忘记是从那本书或者杂志上看到的财务自由的概念了,现在只记得大概的意思就是你的被动收入要大于你生活的开销。我理解的被动收入,是指你不需要工作就能够拿到手的收入,像版权收入,房租收入,股票分红,银行利息,退休工资之类的。当时还觉得好像这个东西挺难积累的,如果仅有银行利息这一种被动收入的话,按照一个月1万元的生活费,在银行的存款要达到240万(以5%的无风险利率计算)。如果再考虑到通货膨胀,恐怕还要再多一些。对于刚毕业,又要买房又要买车又出身农村的我来说,这个目标感觉是那么的难以实现。
但几年光景过去了,现在每个月的被动收入七七八八加一起,算下来也快4万元人民币了。一路走来,颇多感慨,不过最大的感受还是要勤思考,多运用知识的力量,金融的力量。一句话:人追钱不如钱追钱。想来可能也有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渴望,就想回忆并记录一下这几年自己的路,一来总结以便于前行,二来也算给有同样梦想的兄弟姐妹一点启发。(后面可能会提到一些目前自己做的项目,也有部分广告的意思,大家轻拍,如果不怕跳坑,可以加我的qq群107454162 被动收入投资交流群)
   先介绍下自己,82年水瓶男。08年硕士毕业后,在上海找三个月工作无果,刚好赶上上海周边某三线城市某事业单位招聘实验室检验人员,一波三折通过后开始了6年的事业单位生涯。工作内容很枯燥,每天把同一个萃取试验做8-24遍,然后用气质联用仪对结果进行分析。但由于有正式编制,在这个小城里收入尚可,虽然比不上北上广那种动辄几十万的年薪,但一年下来,工资加上福利也颇为可观。至少对于我这样从农村走出来,刚毕业的孩子来说,能舒缓不少经济上的压力。 不过和这个时代的同龄人一样,钱还是不够用。相恋三年的女朋友马上要毕业。家里人已经催着要结婚了,但房子还没有着落。虽然我们这个小城的房价不像北上广那样让人遥不可及,但也要动辄5000到6000一平,想买个满意的房子怎么着也要50+万,手头上上的存款距离首付还有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刚入职的第一年,处于实习期的我,收入只有正式工的一半。因此就一直想找点其他事情做做,但一直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比较好,尝试过兼职帮高中同学做外贸,几个月也没做成一单生意。尝试着买股票吧,很不巧那几年正是大熊市,即使我已经十分保守的买了股息都快赶上存款利率的银行股,依然避免不了亏损20%的命运。
郁闷之余,想起来投资最重要就是投资自己的大脑这句话。于是开始从网上下载一些比较知名的财经类数据。这中间就有人推荐了《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这本书大名鼎鼎,听说过的人应该很多,书中的有些理念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记得当时还特意买了这本书,足足读了好几遍。对书中的观念认可之余,也同时发现中国高昂的房价使得书中的投资理念难以执行。如果仅仅把房地产等不动产作为投资标的,你很难发现一个可以不用花钱就能够获得被动收入的机会。不过书中一直强调的要打造被动收入,特别是不需要自己花钱就能增加的被动收入的理念倒是让我一直念念不忘,但一直很难想到什么样的投资机会可以能有这样的奇效。
也就差不多这个时候,在搜寻一些工作资料时候,开始使用并接触了豆丁网这个文档分享网站。下载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也可以分享一些手中的资料到网站并获取下载分成。由于文档上传以后就不需要再进行管理,这个倒有点被动收入的意思。于是自己开始慢慢把自己的资料手动上传上去,逐渐也有了部分收益。但慢慢我就发现了这样做的瓶颈,自己手中的资料有限,很难把账号收益推到一个可观的程度,通常每天收益只能保持在个位数。可是看有些人在论坛贴出来的收益,有人已经做到日入100元以上了。羡慕嫉妒恨之余,只好虚心请教了。怎奈大家个个守口入瓶,很难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一篇出售豆丁账号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消息的大概意思是缺钱,要出售手中的豆丁账号。看起来开价还不错。加了消息留的qq后,了解了下觉得开价还算公道。记得当时这个账号每个月收入约500元,拥有者开价10000元。一番讨价还价之后,8800元成交。因为事实上收购的只是一个账号和密码,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还煞有其事的拟了一篇合同,还找律师朋友帮忙看了下。交易完成后,天天盯着邮箱,看看有没有文档被下载,每当有文章被下载后,心里就挺美滋滋的。这个账号的收购相当不错,拥有者的账号到了我手上之后,收益不减反增。最多时候收益曾经达到过1000元。看起来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投资。欣喜之余,自然是准备加大投入。开始在豆丁网上找看起来不错的账号给拥有者投条,问他是否出售。一番折腾之后,又花了约20000元收购了2个账号。尽管看起来这三个账号问题都不大,收益都和预计的差不多。但手上仅有的一点积蓄就花光了。又碰到了几个不错的账号,只好忍痛割爱。不过确实有点不甘心,以至于日思夜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人的思维有的时候还真是奇怪,很清楚的记得有一天晚上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信用卡可以分期付款买东西。如果我用信用卡买这些账号,然后分24期还款,考虑这些账号的总价大概只有收益的14-16倍,每个月的收益足够还信用卡甚至还有富余。那岂不是就是《穷爸爸,富爸爸》里面说的不需要花钱又能够增加的被动收入项目么。想通了这一点,当时真有点心意若狂的感觉。甚至马上想从卫生间冲出来。第二天就跑了三家银行去办信用卡,由于拥有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办信用卡还是非常容易的,给的额度也不错。不到两周,三张总额度加起来差不多有10万的信用卡就到了我手上。刚好办公室有个同事要买房,和他商量了下让他用我信用卡付款, 然后把现金给我。就这样手上就又有了10万块的子弹,把前面几个看上的账号统统买了下来。这番折腾之后,每个月的收益就很可观了。我记得大概到了每个月9000元的水平。不过当时也有点害怕诸如豆丁网倒闭,账号被封,被盗号之类的风险,当时觉得这个规模也就差不多了。就暂停了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的规模。就这样大概又等了一年,发现这些账号的收益还算稳定,有些甚至超出了预期。于是就把整个账号投入的规模一直扩大到了20万,每个月收益达到了差不多2万的水平。等分期的信用卡都还清之后,一下子就多了差不多2万的被动收入,这下才真正体会到了《穷爸爸,富爸爸》里面推荐的这种现金流从一开始就要是正的这种被动收入模式的优点。
这个时候,差不多时间已经是2013年,一种全新的货币和被动收入模式又跳入了我的视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