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高档餐厅打卡,你看不起的人不过是下楼吃个便饭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3月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完美人设》。
这本书是由精神科医师和田秀树所写。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人设”的内在心理机制,帮助我们驾驭自己的“自恋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当我们理解了这本书的真义,在3周之内,我们将形成一个更为良好的自我认知习惯,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人设”。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时代,人设这么容易崩塌?”

崩塌的时代

前段时间,又有一个网红,人设崩塌了。
她去上海某消费颇高的顶级餐厅打卡。小礼服、高跟鞋、名牌包、华丽的丝巾加身,她装束一新,是那条街最靓的女孩。
从酒店门口,到坐在自己预定的位置上,她一直在做一件事:从各个角度拍照。
之后,她发社交软件,并配文“常来的一家餐厅”。
可是,当她从某个角度拍到斜角的一桌时,她非常生气。原来那桌客人穿得非常简单,甚至其中一个人穿的还是家居服。
她把这张图片又发到了社交媒体,配文是:“怎么有人穿这样的衣服,来这么高档的餐厅,真不理解。”
就是这张照片 ,引来了网友的群嘲:“你去高档餐厅打卡,你看不起的人不过是下楼吃个便饭。”
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全面曝光时代。我们习惯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发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给别人看。
但是,这种展示是有取舍的。明明是第一次去高级餐厅,他却拍个照片,发一条仿佛自己是常客的动态;上传在街上拍的古典音乐会的海报,假装自己非常喜欢听不懂的古典音乐;在书店喝了杯咖啡,却拍了一本书,仿佛自己已经读过了一样。
我们在网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人设”。

人设的时代

普通人有人设吗?
有。
网络曝光越方便,普通人的人设感就越强。
就拿社交媒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朋友圈看到他的长相、打扮、喜好、知识涵养和行事风格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朋友圈里的内容是经过筛选的。就像影视剧里只演高光时刻,从来不演琐碎、繁杂的生活日常,人们才会对演员产生各种好感和崇拜。
所以,我们的生活分成了两种,“真实生活”和“朋友圈里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是有差距的。
别人是通过“朋友圈里的生活”认识的你,而当他们偶然间认识了真实生活里的你时,你的“人设”就可能会崩塌。
所以,人们会恐惧这种情况的发生。
结果就是,人们越恐惧就会越来越讲究人设。在社交媒体的世界中伪装自己渐渐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
所以,P图软件大行其道、修图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修图课程越来越火爆。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在自我美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人设时代就是美化时代。
 
噱头的时代』
个人的美化叫人设,而公司和产品的美化叫什么呢?
其实,如果“美化”仅仅存在于某些个人行为,那么事情还并不严重。
但是,个别企业和媒体为了牟利,也着了“美化”的道。
比如,日本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发现!真有其事大全II》曾经就经历过人设崩塌。
他们在节目中公然宣称纳豆对减肥十分有效,导致短时间内全国所有超市的纳豆售罄、断货。
可是,随后经过调查,司法部门发现该节目信息造假,于是对该节目做出了停播处理。这个节目组在没有对胆固醇或血糖值做任何检测的情况下,就大胆地在节目中宣称食用纳豆有助于减肥,播出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是在弄虚作假。
他们把原本就众所周知的“纳豆有益健康”的概念,“美化”成了纳豆具有“减肥功效”,结果给其他产品造成了经济损失。
最后,这个节目“人设崩塌”。人们对类似节目也失去了信赖,造成了很多类似节目大规模停播的后果。
总结一下,曝光是把双刃剑。美化过了会给我们带来反噬。稳定的人设不会崩塌;“P过”的人设才有崩塌的风险。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