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马路 ‖ 利西路,这条小马路,竟然住过这么多名人……(记者、摄影:李媛媛、张一帆)

利西路,是一条窄窄蜿蜒曲折的小马路,在长宁并不起眼。但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这小路内藏乾坤,多位名人大佬都曾在这里住过,而且那些别墅住宅,风格独特,值得探究。

利西路位于长宁区东部,东起江苏路,西至安西路。长度仅七百余米。1912年后由土路拓宽,名吕西纳路(Lucerne Road),又名永乐街,1943年以吕西纳的谐音改为今名。

01
利西路24弄5号戴家花园

利西路24弄5号属于法式风格独立花园建筑,砖木结构,上世纪30年代建造,原为“美丽牌”香烟创始人戴耕莘住宅。

该住宅一层南面中部外突,顶部形成一阳台,东侧有一较大的室外平台。中部阳台门为圆券形,共三扇。屋顶呈现荷兰式风格,挑檐处略翘,像武士头盔,老虎窗比例较大,房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栋老洋房早已划分给多家住户居住,形成“七十二家房客”的模样,以往大修期间,原有的设计风格仍然被保留下来。可以看到,公共走廊区域仍然沿用了大块黑白色方格相拼的大理石地砖。

楼梯扶手和墙面都刻有带着古典特色的花纹图案,传统纹样成对相连,纹路仍十分清晰。

二楼的一家住户将房间改造成民宿,整体还原民国情调,乳白色的墙体、落地窗架带有欧洲中世纪风格,卧室可直通内阳台与外阳台,听屋主介绍,在过去,内阳台可作为会客、聚会之用,到了夏天,前后窗门打开,通风效果极佳。

室内的壁炉已经被封闭,但仍可观其整体轮廓

02
利西路30号、32号“双子星”楼

利西路30号和32号是两栋平立面完全对称的三层砖木结构花园洋房,建于上世纪30年代,带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据说,以前,家里如果有两个儿子就会建造这样的对称结构的房屋,以表示不偏不倚。

建筑外立面由清水红砖铺就,显得简约、大气

建筑的南面有大玻璃窗采光,冬季日照充足,抬头望去,还可以看到窗户下的中式元素花纹,以及八卦镜图案。

每户都有一座实木楼梯。

两栋洋房的原主人已无从查起,只知道此处以前住着兄弟二人,但根据他们的邻居如戴耕莘、郭氏兄弟、李鸿章的母亲这等非富即贵的住户来推断,兄弟二人的身世也不会简单。

03
利西路44号 李鸿章之母的老宅

利西路44号这幢别墅是李鸿章母亲的住宅,建于1889年,面积约607平方米,是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长宁区文物保护点。

该建筑外形是中国传统的2层塔形建筑,木质结构。据在此居住多年的老住户说,李鸿章老母亲诚信佛教,故建成塔形,底层面积大,二层收小,底层方形平面均削去四角,成立八角形,二层重檐的八个戗角反翘,均有吻兽,二层屋顶顶尖曾立有一只仙鹤,现已不可见。

建筑外立面贴着小河卵石,外墙墙体中空,内层墙为板条抹灰隔墙,整个外墙隔热功能良好,住起来冬暖夏凉。

在厅堂迎门处原有李家老太太供奉的镏金弥勒佛坐像,约有六七十厘米大小,佛像底座下是镏金紫檀木浮雕二十四孝图。房屋大修拆除时还香气四溢。佛坛后面是檀木楼梯,四个转角立柱柱头都雕有狮头,口中含有一珠,柱身盘着龙神,全部镏金,至今仍可见到原貌。

室内门窗都有木刻浮雕,主要内门还镶嵌贝骨浮雕,东侧内室门罩是一檀木镂空挂落,充满古朴风韵。

这幢李氏住宅在20世纪40年代还由李鸿章的孙子居住,解放前夕李鸿章之孙移居美国,解放后此房分给居民居住。此建筑于1978年大修时由于技术问题,屋面被改成普通青瓦屋面,加上局部搭建和房间分隔,建筑面目已非昔日。

04
利西路郭宅

郭氏住宅,位于延安西路949弄25-47号(加建部分除外),该建筑原是当年缔造了上海永安纺织、百货集团公司的传奇人物郭氏兄弟郭乐、郭顺二人的住宅。

郭氏兄弟于20世纪初到上海,这幢花园住宅是郭家兄弟到上海不久,向一位瑞典商人购买下来的,郭家的多位兄弟合家都住在这里,而在这里居住最久的人是郭乐堂兄郭标的女儿郭婉莹,曾是上海滩的名媛,风光无限时她高贵优雅,落魄困顿时泰然处之,不失涵养与气质,曾言:“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那我就收下它们。”其传奇人生为后世津津乐道。

该建筑是由主体和附属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们或有廊道连接,或毗邻而居,并形成户外空间。陡坡的屋面上铺设着红色瓦片,另设有单坡棚屋形和三坡形老虎窗。建筑前面原来是一个相当开阔的大花园,八十年代后房管部门在花园里建造了二幢六层住宅,使花园面积大大的缩小了。

短短一条利西路,不仅有名人之所,官宦之家,还是我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兴国的历史缩影。当时光流转、沧桑巨变,历史建筑、名人旧居被重新定义,建筑文化价值得以延展。利西路正处于“静雅武夷”的历史风貌街区中,优雅的武夷路已成为上海长宁的城市名片,利西路则显得曲径通幽、“默默无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值得探寻。

记者、摄影:李媛媛、张一帆

编辑:毕扬静

来源:上海长宁官方微信

(0)

相关推荐

  • 高安路18弄可安新村与春芬别墅

    高安路18弄位于康平路高安路之角,高安路18弄1-9号为可安新村偏高安路,春芬别墅建筑偏康平路.中部有高安路18弄20号荣德生上海故居.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

  • #老寿读图#第83集利西路上李氏老宅

    老寿读图,不看等于没读. 关于利西路上的四个有意思的建筑我曾写过文章,详情敬请点击:#老寿带你兜马路#利西路.而作为读图是第一次介绍,我觉得有些照片可以靠简短的文字并不能解释清楚我拍摄时的想法和方法, ...

  • (35)利西路44号李母住宅

    利西路44号这幢别墅,外观看似中国传统的2层塔形建筑,据在此居住多年的老住户说,李鸿章老母亲诚信佛教,故建成塔形,底层面积大,二层收小,底层方形平面均削去四角,成立八角形,二层重檐的八个戗角反翘,均有 ...

  • 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 你逛过几条?(二)

    接10月16日: 16.高安路(淮海中路-建国西路) 全长约一公里,道路两旁围绕着梧桐树,老建筑风格挺多的,不过基本都是偏现代风格一点的,而且这里的花园住宅曾经的主人都是蛮有名的. 17.香山路 香山 ...

  • 上海、马路、c

    cao 曹安路 干女儿: 相识十多年的"干女儿"骗走上海老人两套房 诈死骗过大使馆藏身国外 chang 长江路 : [文化]上棉八厂.中成仓库--宝山这些历史地标"华丽转 ...

  • #老寿读图#第87集利西路双子楼

     看看视频,听听上海话,是否还能触动你曾经的回忆? 上海应该有很多双子楼,比较著名的就是南京西路铜仁路口的郭氏兄弟俩的双子楼,现在是对外友协.外事办之类的办公楼(百度搜索出来一条是:旅沪德侨住宅旧址, ...

  • 魔都这条小马路,没有一个日料爱好者抗拒得了

    上海吃日料氛围最好的地方在古北,因为日本领事馆驻扎在此,也吸引来不少口味地道的小馆子. 而在日料云集的古北,有这样一条名气响亮的小马路,但凡是上海的日料爱好者,想必都不会对它陌生. 这里有越夜越热闹的 ...

  • 1921年之前的上海存留影像和片段记忆之三 三条大马路六条小马路相得益彰

    北京东路一直向西到北京西路接愚园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外滩28号大楼正式门牌号码为北京路2号(如今北京东路2号),我们看中了TA家大楼落成的那个年份,TA也很自豪地将此年份大写在转角门面上,现在这个 ...

  • 长宁这条小马路,竟然住过这么多名人……

    利西路,是一条窄窄蜿蜒曲折的小马路,在长宁并不起眼.但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这小路内藏乾坤,多位名人大佬都曾在这里住过,而且那些别墅住宅,风格独特,值得探究. 利西路位于长宁区东部,东起江苏路,西至安 ...

  • 利西路44号李母住宅

    利西路44号这幢别墅,外观看似中国传统的2层塔形建筑,据在此居住多年的老住户说,李鸿章老母亲诚信佛教,故建成塔形,底层面积大,二层收小,底层方形平面均削去四角,成立八角形,二层重檐的八个戗角反翘,均有 ...

  • 利西路24弄5号优秀历史建筑

    利西路24弄5号花园住宅,属于法国式风格独立花园住宅,砖木结构,约1930年代建,由浙江镇海人戴耕莘建造.建筑原有内部装修保存较好,尚有原来墙面壁画留存.平面形式丰富,一层南面中部外凸,顶部形成一阳台 ...

  • 利西路 30、32号优秀历史建筑

    利西路租界时期叫"吕西纳路",LucerneRoad:和伦敦一条马路同名--英国人命名马路有个特点,不是用王室的名字,就用伦敦一模一样的路名.利西路也属于20世纪初,公共租界越界修 ...

  • 汪精卫给这条小马路起了个名字,最近被贪财的法国老板受累

    最近武康路有家网红面包店更出名了,深喉举报这里的高价面包是法国老板长期使用过期面粉做的,舆论哗然,大众点评上已经下架了相关店铺,老板跑路,经常来的小资们更是欲哭无泪,吃的可吐不出来了. 武康路究竟是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