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玉竹楼和达观山
笔记时间:2021年3月13日
辛丑年二月初一
笔记地点:白沙小区
全文6节,约2000字,有删节

摄于通山县玉竹楼
01
7点,在老水产局前面的路边坐上了去崇阳县的班车。进入崇阳县境后,把昨日记分享到朋友圈里,位置显示是“咸宁市·肖岭客运站”。
7:26,何主席来信息:“一早去哪里?”我说去通山玩玩。何主席祝我好好玩玩。
想到他昨晚在墨迹里写到局党委批准了他辞职的事,给他发:“您要好好修养身体呀,身体好了,更有力量开始新生活。生活和工作四平八稳,未来一眼看得见,于人生不一定就是好事儿,尤其是对爱好文学的人而言。”
他回:“心态还好,没想特别多。”
8点多到了崇阳县通城站。表弟先来在候着。待我在路边小馆里过早后,他开车送我去通山县。

摄于通山县玉竹楼
02
约9点半到了倪霞的玉竹楼·子谦书院。江湖一绝和淡雅的香两位东湖老友正在带孩子们读郑板桥的《春词》。
和老友轻轻招呼后,我观察参加经典诵读的孩子们:20多个,幼儿园和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的都有。
轻声细问后,确定最高的只有六年级,没有初中生;都来自附近居民家,自愿参加,无需交任何费用。
来自武汉的焦春燕老师、通山实验高中的成细英老师接着领读《再别康桥》。中英文双语,孩子们学起来难度较大。她们领读完后,已经过了10点了。
9点到10点是计划的时间,我因为在路上耽搁,迟到了30分钟,没能参加和江湖一绝、淡雅的香一起的领读。
倪霞安排给我一点时间,我从《春词》里的“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引入,带领孩子们诵读金昌绪的《春怨》。
主要采用诵读、启发、互动教学,约15分钟结束。
大家参观玉竹楼。我拾级而上,在露天小场地上看到了栽植在盆里的芦豆树,枝头上还残存着一颗淡金色的芦豆。在山壁上,有不少迎春藤,开着黄色的迎春花,朵朵笑迎客。

摄于通山县玉竹楼·子谦书院
03
11点多,和宋朝阳兄一起坐老张夫妇的车,倪霞等则坐江湖一绝的车,一行人去黄沙铺镇。
黄沙铺镇是倪霞少年度过的地方——他的父母在镇上的卫生院里工作了几十年。
“如今的黄沙铺镇,黄沙河边有大片金黄的油菜田,河两边一是以樱花闻名的大幕山,一是以溶洞闻名的隐水洞。”
40分钟后到了黄沙河边。大家先不参观油菜花,而是在晨光村里的孟大哥引领下,登村民自建的达观山森林公园。
达观山是大幕山一侧的山,海拔380多米,面积1000多亩,因封山育林多年,原始植物林覆盖面积超80%。
上山的步道都修好了,石台阶和水泥台阶间杂。虽然还是春天,草木还未葳蕤,但步道两边树木参天,白花檵木遍布,更有蚓果芥不时从黑色岩石的缝隙里闪出小白花来。
只是上山的路太陡,大家不得不走走歇歇。12点半才到达吃午饭的地方——观音洞素菜馆。几乎是要到达观山之顶了。
简陋的板房傍山壁而搭,房里菜蔬飘香,房外春风习习,观音洞香烟缭绕。真乃人间仙境。
这地势,这摆在山壁边的团桌,让我想起在重庆南山吃巴倒烫火锅的情景来——只是一个是晚上一个是正午罢了。

摄于通山县黄沙观音洞
04
菜一个个从灶房里端出来了,每一盘都是满满的,每一样菜几乎都有两盘。
第一个上来的是黄沙特有的合菜,两大盆。据坐我身边的宋朝阳兄介绍,这个菜由糯米、黄豆、绿豆、豆腐、油面、薯粉、干豆角、南瓜、肉汤等合成。
合菜吃起来像通城豆皮一样香,但味道更丰富。
陆续上了干豆渣、薯粉巴汤、糍粑、煎豆腐、炒干豆角、青辣椒炒苦瓜、青辣椒炒黑木耳、煮饼折、豆油、炒青菜薹等。
每上一道菜,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尝,都大加称赞。
菜蔬吃得多,米饭上来后,几乎就没人吃了。吃过饭后,快14点了。大家继续往上登。经过茂密的檵木林,参观尼姑庵遗址。

摄于通山县黄沙达观山
05
下山和上山一样陡。也许是因为吃饱了有力气,速度要快一些。不久就下到了黄沙河拦水坝前。
坝内有七只大白鹅在游弋。坝外有七八个小孩在玩耍。坝上有七八个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在摆拍。
天很高,山很高,水很清,人很亲,心很清。
横过拦水坝后,大家在路边的油菜花田里徜徉。
15点多,倪霞告诉我们袁玉英大姐正好从通山县城回老家来了,约去喝茶,“不远,3分钟。”果然很快就到了。
门楼上有“竹林世家”四个字,据袁玉英大姐介绍姓阮的都是竹林世家。我问是是竹林七贤的阮籍的后代吗?她说是。
大姐的老公姓阮,县领导岗位退休,66岁的年纪,看上去比我还年轻。
在竹林世家坐下来,喝淡黄色的川穹茶,吃切好的苹果。焦老师和几人分享了大畈特产桂花茶油麻饼,我也吃了一角。
快16点了,经过商量,来客们都推辞了袁大姐夫妇留吃晚饭的盛情,也叫倪霞推掉了在通山县城预定的晚饭,后会再醉。老张夫妇回浠水,江湖一绝和焦老师回武汉。

摄于通山县黄沙竹林世家
06
17点多,表弟先来从崇阳县城来通山县城接我,一路高速,直接把我送到了通城县城银山金城的鸽王天下酒店。
他回崇阳,将在半个小时后到家。我去白王鸽,喝复兴梦酒,听杨馆长和汪、郁林等主编谈论《隽邑天地》,听舒等“造瑶”。
睡前,记起麦子今天上午给我发了他在安徽南陵县沈象路拍的一张照片,照片是个路口指示标志,其中有一个标志是“普化寺”。
我知道他定是联想起云溪的普化寺来了,便说:“普化寺在很多地方有。你在出差的空隙,可以游历游历。”

摄于通山县黄沙河

谢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