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中国最早的彩色老照片:受刑的妇女、骑马的僧侣...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讲述古代人的故事,把历史记录成文字,把文化汇集成语言,让历史的长河得以延续,让后人感受历史的进程,时间在往前推进,我们却逆反时光,去追逐那过去的时间,探究历史背后的故事,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掘出那些尘封在泥土中的历史!

正文

1909年1月,法国人阿尔伯特·卡恩同他的伙伴来到中国,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当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民国交替时期,卡恩用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还有一些罕见的外蒙古照片。这是关于中国最早的一组彩色照片,距今已有110年,非常珍贵。

晚清时期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最初是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用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八达岭长城处于一种颓废的景象:光秃秃的山体,破损的城墙,周边杂草丛生,应该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作为皇家园林的颐和园,是杭州西湖的翻版,晚清时期曾二次遭到西方列强的破坏。此时大清王朝已经灭亡,风光秀丽的颐和园,见证了物是人非的沧桑和变迁。

北京颐和园石舫。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原为中式舱楼,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舱楼被毁。1893年,按照慈禧太后的要求,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顶部用砖雕装饰,精美华丽。

国子监的老师与他的弟子们。国子监是清朝时期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也是当时的最高学府。照片中的师生衣衫不整、精神萎靡,看不到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动荡不安。

奉天(今沈阳)高大雄伟的大东门城墙。这张照片拍摄于1912年5月,照片中的老城墙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已在解放初期全部拆除。

位于奉天内城中心的四平街(现为中街)珠宝商店。四平街寓意四季平安之意,为沈阳最早的商业街,建于清朝初期,全长580米,宽约12米。

一名百无聊赖的青年男子。1913年6月14日,在山东曲阜孔庙,卡恩遇到一位正在闲逛的长辫子青年,觉得十分好奇。当时民国政府已经下令,要求男子剪掉辫子,但还是有部分人舍不得剪掉。

外蒙古乌兰巴托,骑马的高级僧侣。1924年以前,蒙古佛教以西藏佛教为典范,实行政教合一,喇嘛权力高于一切,照片中的喇嘛地位非同一般。此时的外蒙古,还属于中国的领土,照片拍于1913年7月24日。

外蒙古乌兰巴托,一个受刑的妇女。因为蒙古是游牧民族,为便于惩罚罪犯,统治者设计出这种木箱刑具,相当于一个微型监狱。执法者常常把这种装有犯人的木箱放置在人烟稀少的大漠之中,任其自生自灭,据说这个妇女犯的是通奸罪。(文/陈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