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东/都是河南人(小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都是河南人

司长东

尽管那人也穿着普通的便装,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第一眼就感到那人的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他非常熟悉的气质,从八年抗战到四年内战,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到滨海温润的厦门,经历了大战、恶战、苦战和血战后,那种气质给他留下刀刻斧凿般的印象,他断定那人一定是从那边潜过来的。

手在裤兜里紧握着手枪,随着那人来到露天电影场,今晚放映的是豫剧《花木兰》,本来已看过七遍了,但一听说这里放映,他又急忙换了便装打算再看第八遍。没法子,离家多年,别说看豫剧,就是偶尔遇到一个河南人,听到一句河南话,也让他感到异常兴奋亲切,更别说是常香玉的戏。但今晚,他痛惜地预感不能美美地看电影了。

他渐渐地在拥挤的人群中靠了上去。

适方才那地保来把帖送,

       为什么军帖上还有父名?

       老爹爹近几年衰老多病,

       哪能够到边关去把贼平?

       我有心替爹爹前去上阵,

       怎奈我是女子难以从征------

当电影上常香玉唱出那摄人魂魄的天籁时,他的心又跟着花木兰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在起伏。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白天去耕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好——掌声、喝彩声雷动,如痴如醉的他突然醒悟,只见那人在使劲地鼓掌,但却满脸泪水。

他竭力控制着自己不看银幕,并思索着那人的眼泪,习惯地掏出了火柴和烟斗。刚吸了一口,那个人突然转身叫道:襄县晒烟!

精准的猜测,纯正的乡音,让他心中警惕的大堤瞬间决堤了,喷涌的乡情让他的河南话脱口而出:是襄县晒烟,你哪儿哩?

那人两眼一亮:俺哩娘,真是老乡,俺巩县哩。

真哩!俺新郑哩。老乡,来一锅。带着家乡热情待客的习惯,他下意识地递出烟斗。那人迫不急待地猛吸一口,闭着眼像醉了一样:俺哩娘啊,真香啊!咦,南阳独玉烟嘴,怪不得搁嘴里恁舒坦。老乡,叫俺多吸几锅中不中?

他立即掏出烟包:咋不中,俺家还有,这是襄县老乡捎来哩。

那人贪婪地盯着银幕,大口地吸着烟。他有些懊悔,但当眼睛再次鬼使神差地移到银幕上时,心又溶化在常香玉那美妙销魂的天籁中:

开我的东阁门,

        坐我的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花将军又变成了花家的女郎!

电影结束人散场,那人好像从梦里醒过来一样:真得劲哪!怪不得都说“听了香玉的戏,一辈子不生气。”

他附合道:还有“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

有了常香玉,咱河南人有福啊!

对,要是能天天看该多得劲呀!

那人将烟包和烟斗还给他:二十多年没回家了,今个能吸到家乡烟,看到常香玉,又遇见老乡,知足了,就是死也值了。

他一愣,手又紧抓住枪低声问:你、那边的?

那人点了点头:要抓就抓吧,俺第一眼看见你,就知道你是干啥哩,俺这次来就没打算囫囵回去。但谢谢你能让俺看完电影,还给俺吸家乡烟。

你、来弄啥?

那人坦然一笑:不弄啥,听手下说你们这边有常香玉的戏,俺就趁着巡夜的机会偷偷潜过来了。

你、不怕?

那人凄然一笑:说不怕是瞎话,豁出去大不了枪毙,反正现下的日子俺也过够了。老乡啊,二十年了,俺想家都快想疯了,可怜俺娘--------

他浑身一震,握枪的手不由得松开了。

沉默,可怕的沉默,耳边传来一阵紧过一阵的海潮声。

你、走吧。他艰难说出这三个字后,只觉得浑身一阵轻松:以后别冒险了,不管被谁抓住都悬哪。

那人掩面抽泣:有时候俺真盼你们快点打过来,哪怕当俘虏也中啊!这日啥时候才是个头?啥时候才能回家啊?

放心吧,俺相信那一天终究会来的,谁叫咱们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哩。他轻轻拍着那人的肩。

那人两眼放光:真到了那一天,俺请你到新郑吃锅盔馍,喝糊辣汤。

他也动情地说:中,到那时俺请你到巩县吃烩面,喝杜康。

中,咱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四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远处,若隐若现的金门岛上,国民党驻军的探照灯正扫射着狭窄但却波涛汹涌的海面------

1987年,台湾开放国民党老兵回乡探亲;

        2000年,金门和厦门实现小三通。

司长冬/都是河南人

作者简介

司长冬,男,河南南阳人,在广东务工,业余喜欢写小说,有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报刊。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相关推荐

  • 爷爷的烟锅

    楚易摄影 我收藏了一个别致的烟斗,那是几年前出差去上海时买的.烟斗的产地是爱尔兰,虽说这是个机制的产品,比起手工的烟斗要便宜一些,但这款烟斗在同类品牌之中,其性价比是很高的,外型霸气又很有美感,但后来 ...

  • 河南豫剧 花木兰 全剧 常香玉

    河南豫剧 花木兰 全剧 常香玉

  • 老南阳讲老南阳记忆||赵振宇:常香玉作坊任乡亲的故事

      赵振宇:常香玉作坊任乡亲的故事 陕西汉中,是辛店卖笔人都熟悉的地方.有人从这里往西进川,有人从这里往北入甘,这里是外出卖笔人销售路上的驿站,汉中的名胜古迹,轶闻趣事,风土人情,常做为话题,在作坊里 ...

  • 烟不离口

    昔时,吸烟男性较不吸烟者多,我属后者,其因大概源自家父也不吸烟,两类父母,两种命运. 父母不吸烟,子女也有违反者.燕京大学念书时,余英时受业于翁独健.师承所在,学贵专门,翁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之后又 ...

  • 晚来雨

    下班没多久,天便阴了下来.其实,整整一天,都不是十分晴朗,有点灰蒙蒙的,也不知道热不热,似乎应该有点闷.中午去食堂领午餐,走出大楼一会儿,其余的时间,一直待在楼里,空调开着,感受不到室外的温度.&qu ...

  • 我们都是河南人

    我们都是河南人

  • 我们都是河南人!

    叶沫生在清真兔子经理义勇前街店的包间里招待外地来的同学,席间谈到了这次"河南暴雨"-- 女同学:网上有人说,河南这次的暴雨是老天的报应,活该-- 叶沫生:网络喷子的话你也信?太幼稚 ...

  • 为何水患从古至今都是河南人的噩梦?

    连日来,河南省郑州市及多地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安全警戒线,给河南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现场一片汪洋,令人痛心. 实际上,河南自古就是水灾频发之地,打开河南的<地方志 ...

  • 农家疙瘩汤最地道的做法,好喝又养胃,河南人家家都爱喝

    大家好,我是阿飞,关注阿飞有更多的家常菜供大家参考! 今天天暖和,咱就做一锅河南人都爱吃的疙瘩汤,面汤开胃疙瘩筋道,喝一碗浑身舒坦. 疙瘩汤的疙瘩想要好吃有嚼劲,技巧可大了,面团的软硬和时间都很关键, ...

  • 厨师长分享河南人都爱喝的“番茄疙瘩汤”,口感劲道,酸甜开胃

    天气燥热没有什么胃口,做一道番茄疙瘩汤开开胃,由番茄.豆腐.青菜等制作而成,番茄含有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还可以健胃消食.清热解毒等功效. 有感兴趣的朋友在家尝试做一下. 食材:豆腐.西红柿.面粉 辅料 ...

  • 河南排名前5的高中, 每年都有数十人考入清华、北大, 实力强悍!

    对于高三考生而言,想要在高考中考上一所好大所,尤其是原985工程大学.原211工程大学,考生自身的努力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是影响高三考生成绩的重要一方面,"近朱者赤,近墨 ...

  • 吃着锅盔,喝着胡辣汤,居然喝出两眼泪,河南人都懂的

    锅盔是一种又大又圆又厚的饼,五香味的,表面粘熟芝麻,又香又软.水滴小时候每次到镇上赶集,都会买一块来吃.水滴觉得很奇怪,这么厚的饼,怎么做到的里面那么软呢?前天,水滴烙了烫面饼,今天水滴想试试发面饼, ...

  • 河南排名前5的高中,每年都有数十人考入清华、北大,实力强悍!|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河南省...

    对于高三考生而言,想要在高考中考上一所好大所,尤其是原985工程大学.原211工程大学,考生自身的努力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是影响高三考生成绩的重要一方面,"近朱者赤,近墨 ...

  • 河南最强高中,每年都有很多人考上清北,考上就跨进了211门槛|高中|郸城|河南|高考成绩|高考

    说到河南高考,首先印象是人多,河南省不仅是全国人口第一的省份,多年高考的考生人数也占据全国第一,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河南最强高中,每年都有很多人考上清北,考上就跨进了211门槛. 郸城一高应该很多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