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衣品见人品

衣品见人品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可是我不记得是谁了,他曾说过更彻底的话:
“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奕奕赫赫,但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赤条条一丝不挂,我们会要有异样的感觉,会感觉得脱光了大家全是一样。”
这话虽然有点玩世不恭,确有至理。
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团和气,
两句歪诗,
三斤黄酒,
四季衣裳。
可见衣裳是要紧的。
我的一位朋友,人品很高,就是衣裳“普罗”一些,曾随着一伙人在上海最华贵的饭店里开了一个房间,后来走出饭店,便再也不得进去,司阍的巡捕不准他进去,理由是此处不施舍。
无论怎样解释也不得要领,结果是巡捕引他从后门进去,穿过厨房,到账房内去理论。这不能怪那巡捕,我们几曾看见过看家的狗咬过衣裳楚楚的客人?
衣裳穿得合适,煞费周章,所以内政部礼俗司虽然绘定了各种服装的式样,也并不曾推行,幸而没有推行!
自从我们剪了小辫儿以来,衣裳就没有了体制,绝对自由,中西合璧的服装也不算违警,这时候若再推行“国装”,只是于错杂分歧之中更加重些纷扰罢了。
李鸿章出使外国的时候,袍褂顶戴,完全是“满大人”的服装。我虽无爱于满清章制,但对于他的不穿西装,确实是很佩服的。可是西装的势力毕竟太大了,到如今理发匠都是穿西装的居多。
我忆起了二十年前我穿西装的一幕。那时候西装还是一件比较新奇的事物,总觉得是有点“机械化”,其构成必相当复杂。一班几十人要出洋,于是西装逼人而来。
试穿之日,适值严冬,或缺皮带,或无领结,或衬衣未备,或外套未成,但零件虽然不齐,吉期不可延误,所以一阵骚动,胡乱穿起,有的宽衣博带如稻草人,有的细腰窄袖如马戏丑,大体是赤着身体穿一层薄薄的西装裤,冻得涕泗交流,双膝打战,那时的情景足当得起“沐猴而冠”四个字。
当然后来技术渐渐精进,有的把裤脚管烫得笔直,视如第二生命,有的在衣袋里插一块和领结花色相同的手绢,俨然像是一个绅士,猛然一看,国籍都要发生问题。
西装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譬如,做裤子的材料要厚,可是我看见过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穿夏布西装裤,光线透穿,真是骇人!
衣服的颜色要朴素沉重,可是我见过著名自诩讲究衣裳的男子们,他们穿的是色彩刺目的宽格大条的材料,颜色惊人的衬衣,如火如荼的领结,那样子只有在外国杂耍场的台上才偶然看得见!
大概西装破烂,固然不雅,但若崭新而俗恶则更不可当。所谓洋场恶少,其气味最下。
中国的四季衣裳,恐怕要比西装更麻烦些。固然西装讲究起来也是不得了的。历史上著名的一例,詹姆斯第一的朋友白金翰爵士有衣服一千六百二十五套。普通人有十套八套的就算很好了。
中装比较的花样要多些,虽然终年一两件长袍也能度日。中装有一件好处,舒适。中装像是变形虫,没有一定的形式,随着穿的人身体变。不像西装,肩膀上不用填麻布使你冒充宽肩膀,脖子上不用戴枷系索,裤子里面有的是“生存空间”;而且冷暖平匀,不像西装咽喉下面一块只是一层薄衬衣,容易着凉,裤子两边插手袋处却又厚至三层,特别郁热!
中国长袍还有一点妙处,马彬和先生(英国人入我国籍)曾为文论之。他说这钟形长袍是没有差别的,平等的,一律地遮掩了贫富贤愚。
马先生自己就是穿一件蓝长袍,他简直崇拜长袍。据他看,长袍不势利,没有阶级性,可是在中国,长袍同志也自成阶级,虽然四川有些抬轿的也穿长袍。
中装固然比较随便,但亦不可太随便,例如脖子底下的纽扣,在西装可以不扣,长袍便非扣不可,否则便不合于“新生活”。再例如虽然在蚊虫甚多的地方,裤脚管亦不可放进袜筒里去,做绍兴师爷状。
男女服装之最大不同处,便是男装之遮盖身体无微不至,仅仅露出一张脸和两只手可以吸取日光紫外线,女装的趋势,则求遮盖愈少愈好。
现在所谓旗袍,实际上只是大坎肩,因为两臂已经齐根划出。两腿尽管细直如竹筷,扭曲如松根,也往往一双双地摆在外面。袖不蔽肘,赤足裸腿,从前在某处都曾悬为厉禁,在某一种意义上,我们并不惋惜。
还有一点可以指出,男子的衣服,经若干年的演化,已达到一个固定的阶段,式样色彩大概是千篇一律的了,某一种人一定穿某一种衣服,身体丑也好,美也好,总是要罩上那么一套。
女子的衣裳则颇多个人的差异,仍保留大量的装饰的动机,其间大有自由创造的余地。既是创造,便有失败,也有成功。成功者便是把身体的优点表彰出来,把劣点遮盖起来;失败者便是把劣点显示出来,优点根本没有。
我每次从街上走回来,就感觉得我们除了优生学外,还缺乏妇女服装杂志。
不要以为妇女服装是琐细小事,法朗士说得好:
“如果我死后还能在无数出版书籍当中有所选择,你想我将选什么呢?……在这未来的群籍之中我不想选小说,亦不选历史,历史若有兴味亦无非小说。我的朋友,我仅要选一本时装杂志,看我死后一世纪中妇女如何装束。妇女装束之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胜过于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
衣裳是文化中很灿烂的一部分。所以裸体运动除了在必要的时候之外(如洗澡等等),我总不大赞成。
新读者点公众号名片,一键加关注
民国文艺

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张爱玲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大时代吧!
(0)

相关推荐

  • 49岁韩红竟瘦出尖下巴!穿西装戴领结大佬范十足,还是胖了更好看

    实力派天后韩红给观众的印象一直都是圆润富态的,出道多年身材一直很丰满,不过最近的国庆晚会中,韩红亮相时,不少网友惊奇的发现,今年49岁的她竟然瘦了很多,脸跟以前比起来小了一圈,以前连为一体的下巴,现如 ...

  • 现在的男星穿衣领口戏真多!花朵猎豹蝴蝶结,许魏洲直接插根钉子

    都说珠宝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涵养,男星虽不像女星一样对珠宝爱不释手,但一些小小的配饰依旧能够吸人眼球!特别是出席活动穿起正装时,空荡荡的西装领口别一捏精致的胸针瞬间品味上升,时尚值up,而当下的男星穿衣 ...

  • 服装搭配 | 早春千万别乱穿!2021最时髦的4套穿搭,照着穿就对了!

    服装搭配:在这个微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春季,等待我们的,往往不是甜蜜的爱情而是-- 又 双 叒 T M D 没 衣 服 穿 了 !!! 思来想去,短袖嫌冷,毛衣太热,昼夜温差稍大的初春真的是让人脑壳痛. ...

  • 衣品即人品,还觉得穿衣服不重要的人到底有多幼稚?

    最近铺天盖地看到<艾米丽在巴黎>的推广文,加上我自己本身也对法式穿衣感兴趣,就花了一晚上时间追更,一次性全部看完了. 看完后就一个感觉,果然衣品即人品,穿衣决定人生. 这话其实我讲过很多次 ...

  • 梁实秋:酒后见人品

    酒不能解忧,只是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暂时忘怀一切.即刘伶所谓"无息无虑,其乐陶陶".可是酒醒之后,所谓"忧心如醒",那份病酒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付代价也不算 ...

  • 中国诗歌报编辑谈写诗【姚君英话诗品见人品】(1)

    诗品见人品 文/姚君英 上周,我们中国诗歌报的海底月老师,在我们中诗报100多名编辑内部抛出了一个关于诗品与人品的辩题,让大家讨论.我非常赞同月帅的诗品见人品的观点. "文如其人" ...

  • ​钱品见人品,不要让钱害了你

    有人说,借一次钱,就能看清一个人. 也有人说,钱是照妖镜,能照出一个人的人品. 人这一生都会与钱打交道,一个人对待钱的态度,最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人品. 钱品差的人,人品不会好.钱品好的人,人品不会太差. ...

  • 衣品显露人品

    梁实秋 周国平 今天       衣品显露人品00:0011:35 文:梁实秋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 ...

  • 衣品,见人品

    文|美物计 莎士比亚说, "如果我们沉默不语, 我们的衣裳与体态 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一个人的穿衣风格, 透露着他的价值喜好.生活方式, 体现着她生活的样子. 女人穿衣服, ...

  • 183cm张彬彬打造时髦范,经典款也穿得很亮眼,这6组搭配见衣品

    无论潮流怎样发展,经典款穿搭总是拥有经久不衰的时尚效果,不少时尚达人虽然紧跟潮流,大胆尝试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颖元素,但与此同时也注重经典款搭配,将其穿得亮眼吸睛,时髦范十足. 一米八三的艺人张彬彬就尤其 ...

  • 人品即衣品!冬天,不管穿大衣还是羽绒服,这样来搭更时髦有品味

    越基础.越经典:越经典.越时髦.相信大家如果深入的了解搭配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个道理,不论时尚圈如何发展,但是当我们去翻阅那些经得起时尚流行考验的穿搭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都是离不开经典服饰加持的. 衣品 ...

  • 饭品酒品衣品,皆是人品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明代的李贽说,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吃好吃的.穿好看的,这是人的本性. 是人就得吃饭,哪怕你是一个人生活,也免不了众人聚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饭店,一起吃饭绝非为了饱肚,更多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