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周慎经验方效方汇集(100首方剂)(4)

32.理气导淋汤
【组成】
瞿麦30g,萹蓄30g,木通6g,海金沙15g(布包),厚朴10g,沉香超微(3g)1包,小茴香6g,乌药6g,留行子10g,橘核10g,荔核10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主治】
淋证、癃闭之肝胆湿热证,症见小腹胀,尿频量少,或尿痛,心烦口干,纳食可,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滑数。
【方解】
方中用厚朴、沉香、小茴香、乌药、留行子、橘核、荔核疏肝解郁,行气宽胀;瞿麦、萹蓄、川木通、海金沙清热利湿,利水通淋;甘草通淋止痛。全方以疏肝理气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故适宜于肝胆湿热之证。
【加减】
若心烦口苦者,加灯芯、黄连;小便夜间频多者,加山药、蝉花;尿频、尿热、尿痛者,去沉香,加金钱草、鸡内金、郁金;小便点滴难出者,加黄柏、知母、桂枝。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尿道综合征(见医案1);尿潴留(见医案1);前列腺结节(见医案1)及慢性泌尿系统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病之因肝郁湿热所致者。
【方剂歌诀】
理气导淋湿热成,木通瞿萹配留行,海金朴草沉香用,荔橘茴香乌药烹。

33.清湿通癃汤
【组成】
车前草30g,瞿麦30g,灯心草3g,海金沙30g(布包),薏苡仁30g,琥珀3g(研末分冲),川牛膝10g,小茴香3g,当归10g,浙贝母10g,龙葵30g,炮穿山甲6g(先煎),滑石粉15g(布包),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功效】
清热利湿,理气导淋。
【主治】
淋证、癃闭之膀胱湿热证,症见小便困难,滴沥而下,或尿热、尿痛,小腹胀,口干苦,心烦,舌质黯红,苔黄厚,脉浮滑数。
【方解】
方中用车前草、瞿麦、灯心草、海金沙、龙葵、滑石清热利湿;薏苡仁淡渗利湿;琥珀、甘草通淋止痛;当归、浙贝母活血化痰,消肿散结;小茴香、川牛膝理气活血,引诸药直达病所;穿山甲软坚散结。诸药配合,共奏清湿导淋之效。
【加减】
若尿频、尿热明显者,加凤尾草、白花蛇舌草;小便点滴难出者,加黄柏、知母、桂枝。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尿潴留(见医案1)及泌尿系统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病之因膀胱湿热所致者。

【方剂歌诀】
清湿通癃尿潴留,车瞿灯海薏苡求,龙葵琥甲川膝共,浙贝茴归滑甘休。
34.四金排石汤
【组成】
瞿麦30g,木通6g,滑石15g(布包先煎),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布包),郁金10g,鸡内金10g,地龙10g,乳香超微(6g)1包,冬葵子30g,石韦30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主治】
石证之湿热下注证,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中断或小便中有砂石及血,或尿热、尿痛,小腹胀,口苦,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方解】
方中用瞿麦、木通、滑石、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石韦清热利湿,排石通淋;郁金、鸡内金化石散结;地龙解痉止痛;乳香活血止痛;甘草利水通淋。诸药配合,共奏清湿、排石之效。
【加减】
若小便有血者,加白茅根;尿痛明显者,加琥珀;腰痛明显者,加菟丝子、核桃肉。
【用方经验】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泌尿系结石之因湿热下注所致者。
【方剂歌诀】
四金排石治石淋,郁海金钱鸡内金,瞿木地龙滑甘草,冬葵石韦乳香寻。
35.加减缩泉汤
【组成】
山药30g,乌药10g,益智仁10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枸杞子30g,杜仲10g,桑螵蛸30g,灯心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补肾固精。
【主治】
尿频之肾虚不固证,症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口不干苦,纳食正常,或伴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方中用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杜仲、桑螵蛸温补肾气,固精缩尿;山药健脾补肾;乌药温阳理气;益智仁宁心安神;灯心草清心,引心火下交于肾。诸药配合,共奏补肾固精之效。
【加减】
若小便量多者,加蝉花;形寒肢冷者,加鹿角霜;小便量少者,加车前子。
【用方经验】
此方乃周氏自拟。主要用于老年小便频数量多及前列腺增生等病之因肾虚不固所致者。
【方剂歌诀】
加减缩泉肾虚称,覆盆仲杞菟乌灯,桑蛸益智怀山药,小便数频夜尿增。
36.解郁舒肝汤
【组成】
麸炒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0g,小茴香6g,乌药6g,留行子10g,橘核10g,荔核10g,龙胆草5g,浙贝母10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主治】
子痈之肝气郁结证,症见附睾结节,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苔薄腻,脉弦滑。【方解】
方中用柴胡、郁金、小茴香、乌药疏肝理气,解郁散结;橘核、荔枝核理气消肿散结;留行子活血散结;浙贝母化痰散结;白芍柔肝缓急;龙胆草清肝泻火;甘草利水导淋。诸药共奏解郁散结之效。
【加减】
若红肿明显者,加重楼、金银花、蒲公英;疼痛明显者,加川楝子。
【用方经验】
此方乃自拟方。主要用于附睾炎之因肝气郁结所致者。
【方剂歌诀】
解郁舒肝痛会阴,甘乌酒芍与郁金,小茴浙贝橘荔共,龙胆柴胡配留行。
37.二至凉血汤
【组成】
女贞子30g,墨旱莲30g,白茅根30g,侧柏炭10g,贯众炭10g,仙鹤草30g,紫草10g,水牛角30g(先煎),白芍15g,鸡血藤30g,生地黄15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
血证之阴虚火旺证,症见鼻衄、齿衄、肌衄反复发作,心烦口渴,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
此方乃二至丸加味而成。方中用女贞子、墨旱莲、白芍、生地黄养阴清热;水牛角、紫草、茅根、贯众炭凉血止血;侧柏炭收敛止血;仙鹤草、鸡血藤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养阴凉血之效。
【加减】
若鼻衄者,另用血余炭吹鼻;齿衄者,另用蒲黄炭外搽;关节痛者,加松节、秦艽。
【用方经验】
此方乃自拟方。主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鼻出血等病,证属阴虚火旺、热迫血行所致者。
【方剂歌诀】
二至凉血牛角称,茅根生地鸡血藤,芍甘鹤紫侧贯炭,衄血舌红烦热蒸。
38.归脾止血汤
【组成】
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6g,茯神15g,木香6g,三七超微(5g)1包,仙鹤草30g,地榆炭15g,郁金10g,侧柏炭10g,炙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主治】
血证之脾不统血证,症见鼻衄、齿衄、肌衄、便血反复发作,其血色淡,头晕,疲乏无力,口不干苦,大便偏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此方乃归脾汤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摄血;三七化瘀止血;仙鹤草、侧柏炭和血止血;地榆炭清热止血;木香、郁金理气解郁;茯神宁心安神。诸药配合,共奏健脾摄血之效。
【加减】
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炭。
【用方经验】
此方乃自拟方。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等病,证属脾虚不能统血所致者。
【方剂歌诀】
归脾止血芪术参,归木茯甘与郁金,侧柏鹤榆三七配,诸般衄血色淡斟。
39.归脾生血汤
【组成】
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6g,茯神15g,蜜远志6g,木香6g,阿胶10g(蒸兑),龟胶10g(蒸兑),鸡血藤30g,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主治】
虚劳之心脾两虚证,症见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不华,唇甲色淡,纳食正常,口不干苦,大便偏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此方乃归脾汤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阿胶、鸡血藤补益阴血;龟胶补肾生精;茯神、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解郁。诸药配合,共奏健脾补血之效。
【加减】
若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首乌藤;纳食减少者,加砂仁、麦芽。【用方经验】
此方乃自拟方。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病之因心脾两虚所致者。
【方剂歌诀】
归脾生血术归芪,茯远参甘木香鸡,蒸兑阿胶龟胶共,虚劳晕悸贫血医。
40.益气升白汤
【组成】
黄芪30g,党参10g,土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仙鹤草30g,石韦30g,枸杞子30g,鸡血藤30g,炙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健脾和胃,益气升白。
【主治】
虚劳之脾虚气弱证,症见疲乏无力,容易感冒,纳食少,大便偏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
此方乃六君子汤加减而成。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石韦、仙鹤草、鸡血藤补血升白;枸杞子补肾生精;陈皮、法半夏理气和胃。诸药配合,共奏益气升白之效。
【加减】
若容易感冒明显者,加防风、大枣。
【用方经验】
此方乃师传方,乃由全国著名老中医刘祖贻研究员拟订。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之因脾虚气弱所致者。
【方剂歌诀】
虚劳益气生血汤,参术黄芪陈半尝,石韦鹤鸡杞甘草,虚劳易感服之康。

昨日回顾:

乳腺增生乳腺瘤特效方大全(收集整理)

白癜风验方集(收集整理)

【十一师秘要】秘验方三十首

中医药文摘汇编

鼻炎验方汇总(收集整理)

湖南周慎经验方效方汇集(100首方剂)(3)

民间单方验方汇编(六十八)

民间祖传秘方【二十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