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银座“卖大米”——把用户需求开发到极致

在工业化量贩时代,逆向思维的亮点往往还只是个案。但到了个性化长尾时代,“与众不同”,可能就是立足的前提了。

哲理的故事:
四年前,日本包袋潮流品牌Sazaby的社长森正督提了一个非凡的创想:要在寸土寸金、奢侈品林立的东京银座开一家米店。
可想而知,一石激起千层浪,社员们纷纷议论:“在东京最繁华的商圈开米店?谁来逛?谁会买?”
森正督说:“大米是最日常、最普通不过的食物,可也是最贴近消费者的生活理念。我们若能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极致线路,就能让一粒大米在东京银座赢得一席之地。”
数月之后,森正督带领团队精心策划的米店在东京银座开业了,它的名字就叫“米屋”。
走进“米屋”的大门,最惹人注目的便是原木制作的大米柜台。这个柜台分为2排,每排9个格子,共盛放了18个品种的大米,其中的16种是由店铺团队品尝过100种以上日本各地的大米后,精心挑选出来的。另外两种则是由日本知名主厨熊古喜八亲自挑选并推荐的。18个格子里的大米,每一种都会用3个以上的标准去衡量,比如大米的甜度、黏度、软硬程度等,然后以卡片的形式标注出来。你想吃什么口感的大米,只要看看卡片上的提示,就能一目了然。
当你挑选完大米的品种,店员就会拿出相应品种的稻谷进行现场碾米,目的就是让你明白你购买的大米是最新鲜的。待这些环节结束后,你会收到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或纸袋,里面装的正是你刚刚购买的大米。
在“米屋”买米,从挑选大米到观看碾米再到拿到大米,你会经历一整个仪式感十足的过程。买完了大米,你心想:现在可以走人了吧?不料你刚一转身,瞥见米柜隔壁放着各式各样的调味品,如鹽麴、酱油、味增、寿司醋等。出于对大米的敬畏,你会不由自主地购买几样精致的调味品。刚逛到调味品货架的转角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一张白帘后面居然藏着一个美食餐厅!餐厅的主打食物是蒸米饭,用的食材自然是“米屋”里售卖的各种大米。在餐厅里,顾客点上一小锅热气腾腾的米饭,再搭配上几样精致的小菜,就能美美地享受一顿。
待你买过“米屋”的大米、挑选完调味品,又风卷残云般扫荡完“米屋”大米蒸出来的米饭,你对这家米店的好印象便已经建立起来了。可“米屋”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这里一共有两层楼,二楼陈列着六千多种与大米相关的生活器具。这些器具漂亮且设计感十足,更重要的是好用,店员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器具适合盛放什么样的食物,什么样的锅能做出什么口味的菜品。顾客想到,做出美味食物只差一口锅!然后,你就会忍不住抱一口锅回家。
“米屋”从开业到现在一直都非常火爆,高峰时店内日销竟能高达2000单。很多人认为“米屋”不会成功,可逛一次就爱上了它。
故事的哲理:

在工业化量贩时代,逆向思维的亮点往往还只是个案。但到了个性化长尾时代,“与众不同”,可能就是立足的前提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