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京剧名伶魏海敏·演活百态人生(中国时报/李欣恬)


(图片源自网络)

    享誉华人世界的京剧名角魏海敏,是个演什么像什么的老戏骨,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梅葆玖传人,传承雍正华贵的梅兰芳、梅派表演艺术,舞台上是气质内蕴的大青衣,但她并不受传统包袱限制,大胆挑战演出红楼梦里泼辣的王熙凤、莎翁笔下惊世骇俗的麦克白夫人,以及张爱玲所写的苦命曹七巧,以一人千面的姿态,搬演人生百态。
    百花齐放年代 精致化未来走向
    魏海敏认为,京剧最辉煌的年代已过去,但仍有力量可发挥,“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如何继承传统元素并再造,端出能引发当代观众共鸣、思考的作品,这精致化的过程,是现代艺术家的功课,也是未来走向。”以下是她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摘要。
    问:请谈谈您的童年。
    答:我从小父母离异,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自己本来就没有妈妈,长大之后才明白父母亲的事。我的父亲是级别很高的东北军人,从日××军大学毕业,受过高等教育,来台后因政×因素和当局并不融洽,退役后转做生意、做需要劳力的工作,人生过得郁闷。
    我有两个姊姊,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爸爸为了赚钱,不常在家,但我和爸爸感情很好,喜欢向他撒娇。小时候生活很辛苦,我曾被送往育幼院,但爸爸、姊姊大概是舍不得我吧,后来又把我接回来。
    我的个性腼腆,小时候最强烈的记忆,就是有很深的孤独感,姊姊们都比我大,有自己的学业、生活,爸爸也不是会听小孩说话的人,我感觉自己缺乏一个贴心的人照顾,也许没有妈妈的小孩,都是这样子的吧。


魏海敏演出梅派经典《霸王别姬》,饰演虞姬。(魏海敏提供)

    童年孤独刻苦 成体察角色养分
    有一次爸爸不在家,我们家遭小偷,小偷在割我们家纱窗,我们三姊妹吓得半死,紧急求救邻居,邻居隔了半小时才慢慢走出来,小偷才离开。国小三年级时,爸爸工作比较稳定了,我们从莺歌搬到嘉义,五年级时,爸爸看到海光剧校在招生,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虽然不是很明白那是什么样的地方,但我因此开始离家住校,过真正的离家生活,孤独感更是强烈了。
    问:童年时的孤独与刻苦生活,带给您什么样的养分?
    答:我认为作为一名演员,最重要的是去演别人的人生,体会别人的人生,这是我回望人生,慢慢体会而来的道理。发生在人生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事,那都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功课。如果我没有这样子的历练过程,让我感受人生的变动,没有自己的成长和经历,那么要我去体察角色的处境和心境,进而演出来,是做不到的,是过去的种种,才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并不视为是苦难,反而是生命在滋养我。
    曾对未来彷徨 受师傅演出启发
    问:作为一代名角,您也曾对京剧感到彷徨,能否谈谈那段经历?
    答:我从学校毕业的时候,看不见京剧前景,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没有根的人,看不见京剧的未来在哪里,当下的我,对京剧还能怎么样发展,非常困惑,那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很难受。
    一直到1982年到香×欣赏梅葆玖老师演出,深受震撼和启发,简直是当头棒喝,是我作为演员的转折。啊!原来京剧表演还可以这样呀!梅老师的嗓子很好听,表演方式又自然,唱念作打丝毫不着痕迹,但角色却又是那么立体,是非常美的表演方式,让我深感自己过去所学,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感到豁然开朗,像是打开了表演殿堂,在两岸尚未开放的年代,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拜师学艺,虽然一直到1992年才成行,但中间的日子,我也找了很多方式让自己精进,我觉得自己是非常一步一脚印的人,立定心愿,逐步完成。


《十八罗汉图》剧照(图片源自网络)

    好的京剧作品 要能与大众沟通
    问:为了延续京剧生命,两岸都有不少新编戏,您对现代京剧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答:京剧发展200年,有两股动能,一是1920年代,四大名旦为干旦表演艺术作了完整呈现;第二就是现在,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戏剧是变动的艺术,而先人所留下来的京剧表演元素是如此丰沛,里头接轨各种文化面向,包括音乐、书法、配色、观念等,都能延伸许多联结,作为现代的表演者,应善用这些元素并再创造,我认为好的新编剧作品,应当要能激发观众的思考,要能引发当代大众共鸣,而呈现的手法,也应当打磨得更精致化,这是未来走向。
    若不被生活消磨 他应是开朗自在的人

    名伶最大遗憾 不曾真正认识自己父亲
 
    京剧名伶魏海敏说自己是刻苦耐劳的魔羯座,不怕苦、不怕累,小时候在剧校练功的日子,虽会因为委屈而偷哭,但学东西比别人都快,被老师指派为小老师,一路顺利担任不同团队的当家花旦,经历婚姻、育儿生活,演遍台上喜怒哀乐,“我看了那么多别人的人生,勇敢经历自己的人生,但我有个遗憾,就是我不曾真正认识自己的爸爸是谁。”
    舞台上是众人的大明星,舞台下是父亲的小女儿,但小女儿并不知道爸爸的老家有什么人,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有哪些亲戚,她一概不知,也问不到,遍寻不着,魏海敏为此感到遗憾。
    魏海敏说,回想起来,父亲如果不是被生活消磨,应该会是个开朗自在的人,“他有一把胡琴,但应该拉得不好,小时候还会听他跟着别人播放的日本演歌,放声唱歌。”日前魏海敏童年时期的老邻居联络上她,说有张父亲照片,要还给她,“我那邻居家里是开杂货店的,就是那种会帮邻里打点大小事、帮忙寄邮件的店铺,一聊起来,才发现爸爸当年也曾写过武侠小说,大概是为了赚钱吧,这真的和我们所认识的、那个沉默寡言的爸爸很不一样。”
    魏海敏说,她的父亲因烟抽得很凶,后来因肺癌离世,“虽然我不知道爸爸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但我明白他的苦闷和孤独,以及他对我的爱,那像阳光一般的温馨感受,永远温暖地照耀着我。”


魏海敏凭借着更成熟的京剧历练与人生经验,诠释出楼兰公主的爱恨嗔痴。(当代传奇提供)

     下了戏沉默的她却有个摇滚巨星偶像

    身为演员要像麦可杰克森发挥极致
    魏海敏日前在上海演出结束后,接受观众欢呼,会后还有热烈地排队签名,不少人远道而来,争相目睹她和多位来自台×的京剧名角演出,那样的阵仗让人动容,毕竟×陆那么大,如果不是真心想看的演出,谁会愿意这样大老远跑一趟、甚至是飞一趟到上海呢。台前魏海敏巧笑倩兮地和粉丝互动,但下了戏的魏海敏,却很沉默,当剧组热切地讨论方才的演出内容和观众回馈,她只是静静地,吃着自己的饭,侧耳倾听,时而微笑点头。
    或许是为了保护嗓子吧,作为靠嗓子吃饭的京剧演员,保护嗓子再自然不过了。魏海敏心中除了梅葆玖给她的启发,还有没有受到谁的影响?她给了一个特别的答案:“摇滚乐巨星麦可·杰克森”。
    魏海敏说,她早年观察麦克.杰克森的表演,大受感动,“因为你可以感受到他有一股热力,用生命在歌唱、跳舞,要全部献给观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被他的表演感动,那简直是一种极致。”
    魏海敏说,作为演员,要像麦可·杰克森,有把自己发挥到极致的精神,“如果你可以把自己发挥到极致,那观众、世界一定可以感受到你表演里的力量。”原来沉默的魏海敏,心中装有一位麦可·杰克森。
    策画:谢锦芳
    执笔:李欣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