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 | 张海:生长的力量

张 海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万科上海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万科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表示:

“虽然我们所处的行业仍然有发展前景,但是我们做的事情必须要改变。”

“只有收敛和聚焦,我们才能应对正在发生的转折;没有收敛和聚焦,我们就很容易在转折点中被淘汰。”

“这是我们的选择。”

收敛,肯定不是收缩,核心还是要聚焦。为此,我们做了更为细致的、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聚焦,让我们的业务变得更强,让万科更好地活下去。

最近,我们对长三角有了一个再认识。通过对虹桥车站的统计,我们发现,长三角区间的城市距离大概是1-3小时,一共有约500车次,每84秒一趟列车。这些数据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万科上海区域在2018年1-10月实现销售金额超1500亿,销售面积755万平米,销售套数65000套,省城市场份额5.4%,百亿规模以上公司10个,主流产品占比90%。我们仍然坚持创造真实价值,持续的,有质量的增长。

我曾经讲过“热带雨林”的概念,2018年,基于客户的变化,我们试着将“热带雨林”做一个重新的阐释。在今天,客户资源变得非常珍贵和稀缺,因此,客户价值是我们所有业务最终的指向。

目前万科在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在建项目有263个,普通住宅占到90%,还包括仓储,如物流仓储、购物中心等等,提供客户愿意购买的好产品和好服务。现在住区购房客户累积有35万户,覆盖人群基本上达100多万人。在上海区域,万科与客户的交互关系一年可达1000万次。

全国的改善型购房占比达70%,这部分客户非常重要,推动我们全面的提升。在售楼处,我们在做CO-Life生活体,基于客户的体验,把新场景、新服务、新体验放在这里。

我们将把它打造成可以持续经营的客户体验店,500-800平方米,这个很可能颠覆你们对传统的售楼部的概念,宗旨是吸引客户,为客户服务,争取更多的客户到来。

我们在项目中也在做舒适度更高的体验,90平米房子,包括厨房的设计、飘窗的设计等等,都做了很舒适的安排,让客户的生活品质更高。

在办公业务中,我们用几层写字楼重新装修做对比测试,让甲醛浓度合格标准达到0.02m/立方米。根据相关专业研究报告,在中国,现在有81%的人在封闭式的办公室里办公,开放的办公密度,全球是45%左右,非正式办公场所花费的时间是60%。未来我们在办公方向上也会做更多自己的创新。

我们也在探索将更多新体验进行集约与混合。比如开发区,白天人很多,晚上没有人,这是我们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这里设计更多共享与开放的场景,将中小广场、中型街道等进行细分,希望大家在这里找到快乐和成就。

万科正在做的企业服务在线平台,比如上海星商汇、杭州大屋顶等,主要为企业服务。我们长租公寓“泊寓”的客户中,精彩个性型和积极社交型占到很大的比例,各有各的特点。平均年龄25岁,男性占51%,女性占49%。关于养老住宅的需求,基本上反过来,能用支付宝大概是11%,其他都是传统的支付,还有第一星座是天蝎座,它是非常有创意的星座,可以让你很成功,也可以让你很兴奋。神秘超市售货机,他们选择的是可口可乐。

万科的学校主要在四个城市,从目前看,招生比不错。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就是教育质量能否持续提高,因为对学校而言,教育是最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学校不是特别容易做好的事情,做好要花特别多的精力,希望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把它做好。

从上生·新所再出发,小变化、小改造、新更新。我们作了一些小的创新,包括改造住宅的情况,让老区居民也能够共享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其实微改造难度很大,但是改造之后非常有益,因为是积累点滴的结果,最终实现“老社区、新活力”。

明年我们将生活在哪里?我们大概把城市分为底盘、核心和场景,未来城市就是地下空间、云计算平台等,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AI算法,将教育、医疗、购物以及租赁等,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联网,变成随时可以获取的服务。有更多的创业空间,办公空间更多是一个实体的,可以坐在空间里聊也可以通过网络聊,并渗透到城市的各个场所,而不是仅仅在一个方向,未来城乡的差距可能也变得越来越小。

编辑:爱野

———— / END / ————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等你到来!

沃顿教授David Bell:新零售进化史“地段”仍然最重要

丁祖昱:有一种奔跑是为了和世界同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