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阴遁阳遁十八局怎么来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怎么来的? 火星阁
《奇门遁甲》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帝王之学,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问,其中奥秘是极端守秘的,不得泄露于外人。
如果一般人盗用,一经发现斩首勿论,所以它可以说是秘传中的秘传。
因此,师父只亲口传授弟子,单线传下来,至今解它的人非常少。
传说中创始人为九天玄女,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
风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
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
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

有歌决曰:
阴阳逆顺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
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
法以一年三百六十日配作廿四节,一节分三元,一元有五日,一节分为十五日,共得一百八十时。
二十四节计四千三百二十时,即有四千三百二十局也。
风后简化阳遁五百四十局,阴遁五百四十局,合一千八十局。
至太公以七十二候,一候制一局,五日一易,则删定七十二局。
汉张子房则又分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共成十八局,以为万古不易之定式。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这个歌诀:“冬至惊蛰一四七”意思是:冬至上元用阳遁一局,中元用阳遁七局,下元用阳遁四局。其他以此类推。
这个歌诀不太好记忆,主要是提供给使用者备查的。
避免死记硬背,也有办法。就是现用现推导,也非常快。
地盘九宫八卦,为文王后天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这里每卦有三爻,各管一个节气。
一共八卦,正好管二十四节气。
乾卦主立冬、小雪、大雪;
坎卦主冬至、小寒、大寒;
艮卦主立春、雨水、惊蛰;
震卦主春分、清明、谷雨;
巽卦主立夏、小满、芒种;
离卦主夏至、小暑、大暑;
坤卦主立秋、处暑、白露;
兑卦主秋分、寒露、霜降。
见下图:

记住了这个图,用阴阳二遁十八局就非常容易推导出来了,可以节省记忆,少吃苦头。首先我们推导阳遁九局与节气的对应关系。
阳遁九局是从冬至到芒种,由坎、艮、震、巽主管。先推导坎卦三爻所主节气对应的阳遁九局。见下图:使用的是九宫格

坎卦主管冬至、小寒、大寒,按从左到右写在九宫格上面,每个节气对应一列。因为坎宮属第一宫,所以把“一”填入冬至对应的最上面一格。然后,按从左到右填入“一”以后的序列宮数。即最上一层填写“一、二、三”如图所示。完成上一层后,移到最下一层最右边。从从左到右继续填写,“四、五、六”,完成后再移到中间一层的最右边,同样从左开始向针填“七、八、九”。 至此完成表格填写,奇迹出现:冬至下面竖着看“一四七”正好是《阴阳二遁三元定局歌》中,冬至对应的定局数。小寒、大寒也完全一样。先上后下再填中间,正好符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以及“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顺序。
再推导一个,方法完全一样。例如:巽卦。先画带抬头的九宫格。所给的图是完成后的九宫格图:

巽卦主管立夏、小满、芒种,按从左到右写在九宫格上面,每个节气对应一列。因为巽宮属第四宮。所以把“四”填入立夏对应的最上面一格。然后,按从左到右填入“四”以后的序列宮数。即最上一层填写“四、五、六”如图所示。完成上一层后,移到最下一层最右边。从从左到右继续填写,“七、八、九”,完成后再移到中间一层的最右边,同样从左到右填“一、二、三”。 至此完成表格填写,奇迹出现:立夏下面竖着看“四一七”正好是《阴阳二遁三元定局歌》中,立夏对应的定局数。小满、芒种也完全一样。

阴遁九局是从夏至到大雪,由离卦、坤卦、兑卦、乾卦主管。推导方法与阳遁九局方法相同,但数字要逆行。就是按“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去填写,其他都不变。
应用的时候只要画两横两竖的九宫格,现场推演非常快。时间久了,可以心算。下面给出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所有推导结果图:

大家一定要学会推导。查表麻烦,阴阳二遁每次预测必用。
风雷一直以为,欲求其用,必穷其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规律,用起来就容易了。
比如阴遁阳遁十八局的来历,阴遁九局、阳遁九局怎么来的?还有姜子牙又根据什么压缩成72局?压缩的原理是什么?压缩之后还能用神吗?为什么后世不用72局了?再往前推,风后又是根据什么简化成阳遁540局,阴遁540局,总共1080局的?继续往前推,九天玄女最初创造的4320局是什么样的?
当然,这些易经大家都是代表了最高的智商。他们的心算能力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企及。风雷这里只谈谈个人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奇门遁甲源于八卦,八卦源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源于十月历(不明白的可以看看风雷的另一篇文章:河图洛书的来历 十月历的来历)
上推至历法,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易经能够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这世上,也只有历法是最客观、最公平、最公正的法了。我们都知道历法的目的就是指导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到伏羲创八卦,后人作易经一直秉承着这个根本原理。
烟波钓叟赋歌诀最后一句:“三元积数成六纪,天地未成有一理。请观歌里精微诀,非是贤人莫传与。”并非只是一句劝善良言。这跟现代科学追求的客观公正,不能作恶是一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法律一旦偏颇将会对一部分人造成灾难。科技一旦用于攻击人类,最后毁灭的将是人类自身。
正是在这个高智慧的认识之上,我们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限制机械发明,把它称之为奇技淫巧,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从鲁班、张良到刘伯温最后都选择隐居民间。除了明哲保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智商的良知,一家独大的结果将会造成其他人的灾难。
还有近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及后来的原子弹专家故意把技术泄露给苏联。寻求的道理也是一个均衡,孤阴不长独阳不活。一家独大,对于其他民族,其他人甚至整个人类就是灾难。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72者,72元也。
一年8卦,一卦3节,一节3元。
是故一年72元候也。
“太公删为七十二”,
原由在此。
一元5日,一日12时,
是故一元60时辰也。
72 * 60 = 4320,
是故一年4320时辰也。
每一元侯之起局,大局也,本局也,共有72大局。
每一时辰之起局,小局也,活局也,共有4320小局。
阴阳顺逆,复姤错综,
无论大局还是小局,
一年之内,都要重复四次。
4320 / 4 = 1080,
72 / 4 = 18.
“一千八十当时制”,
“一十八局为精艺”。
原由在此。
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在银河系里围绕着太阳做着无限循环的往复运动。一个循环往复就是一年,一年之内陆球外围和自身的能量场分布是规律的。地球自传一周的能量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所以,飞宫小奇门用12局推算也有一定的道理。任意拿出一天,这12个局一天之内的变化肯定是这样。只是,明天的变化肯定不是今天的简单重复。我们都知道12个时辰的循环是无限循环。今天这个时辰我们相对于地球的角度跟昨天一样,相对于太阳的角度却已经变化了。
所以,没有大局观做基础,没有系统知识根据,小奇门是无法精确推算的。小奇门本身就是由大奇门精简而来。12局只有放到大局里去看,才能做出准确的推断。要知道,别人能算准,那是因为人家掌握了系统知识,简化了应用。你若是只学简化版的东西,就像看摩斯码电文,怎么学都不明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