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硕鼠 餍尔口腹

老鼠可能是“艺术”与“生活”最为割裂的动物了。动画片里 米老鼠杰瑞把汤姆猫“整蛊”得气急败坏,成为不分国别和性别的开心果;生活中的老鼠却神憎鬼厌,“人人喊打”。看来长得丑真的不妙,有时候就是一种原罪。其实不只是美国的动画片美化老鼠,我小时候看到“老鼠娶亲”的年画,老鼠们吹吹打打,抬着轿子,欢天喜地,活脱脱就是人类结婚仪式的翻板。中西方文化如此“不约而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诗经》里那首著名的歌谣《硕鼠》,模仿农民的口吻恳求老鼠不要吃自己种下的作物,如果再这样我就找我的乐土去了。把人唱得仇恨满腔又心酸莫名。说是发誓,更像是无奈抱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不知到哪去。有人说这首诗是讽刺奴隶主的,但从中也可看出,周朝的时候老鼠就很多,很猖獗。相比之下,我小时候唱过的老鼠歌谣的老鼠要“友好”得多,有一首是这样的:

老鼠贼

有米借一壳

等到黄禾熟

一壳还两壳

壳,即勺,借一壳就是借一勺。虽然骂老鼠为贼,但双方有商有量,借一还二,尽管有些高利贷的性质。说到歌谣,印象最深还是换牙时唱的。大约五岁还是六岁,要不就是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吃着东西,觉得嘴里突然空落落的,一颗牙齿掉了。我吐出来随手要丢掉,祖母叫我拿到天井里,把它扔到屋顶上,教我唱道:

鼠鼠,我和你换个齿,

我给个齿你吃谷,

你给个齿我吃肉 ……

那时候没有肉吃,换牙齿不失时机许个愿。要是换在现在大家都想减肥,就算这歌再好听,也不会有人唱了。

老鼠是“四害”之一,嘴尖牙暴,样子丑陋,但老鼠肉却是公认的美味。水果有“果丑味甜”的说法,看来动物也一样。不过吃的不是一般的老鼠,专指“田鼠”。田鼠肉很好吃,它的味道我形容不出来,一种东西到了极致,语言往往变得苍白无力。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大概可以说它“甜”。“甜”不是香,不是嫩,不是酥与脆,而是一种东西“好吃”的所有感觉的集合,是对美食的最高评价,“甜”不是单纯的味觉,而是像苏东坡吃河豚“值得一死”的感受。

家鼠和田鼠都是老鼠,区别跟家猪与野猪一样大。家鼠毛色粗糙,尾巴细长,由于经常攀爬墙壁、水管,后肢发达;田鼠看上去毛光水滑,尾巴不长,行动迟缓,一副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样子,它们就像是老鼠中的贵族——假如老鼠也有朱门蓬户等级之分的话。田鼠以甘蔗、水稻、番薯、木薯、花生、玉米等为食,猪牛鸡鸭吃的简直不能同日而语。猪吃收集剩菜剩饭发馊的潲水,甚至在垃圾堆拱食,网上就有“垃圾猪”的新闻;鸭子吃得更腌臜。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养鸭佬用纱布织的网兜在粪坑里捞孑孓喂鸭,我们叫那种蚊子苍蝇的幼虫做“粪蛆”。

相比之下,田鼠吃得天然加绿色,它们就像是在田里散养的鸡,只不过没有主人罢了。农历十月割禾,烟熏田鼠成为一种“寓收获于开心”的劳动。田埂上有许多洞,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洞里有田鼠,哪些没有。这些洞像冉庄的地道连在一起。把大部分的洞口用土块塞住,再抹上泥浆,留下一个点着稻草,用草帽往里头灌烟,另一个用铁笼或网袋兜着让田鼠逃出来。田鼠虽然没有米老鼠那么狡猾,但有时也会在某处草丛留有隐秘出口,所以如果看到哪里有烟冒出,要赶紧封住。灌烟顶多十来分钟,你就会看到田鼠祖宗三代从唯一的洞口鱼贯而出,像驯过一样听话地钻进铁笼里。

田鼠用开水烫死后,褪去毛,摆在案板上,像一条条大白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地摊文学”盛行时,那些“玉体横陈”的杂志封面,让我脑子里经常想起那些褪毛后的田鼠。把这些“美丽的胴体”——这个词频繁出现在“通俗小说”里——开膛破肚,扒掉五脏六腑,再剁去脑袋和爪子,腌上盐,用竹签撑开,“袒开心扉”地挂在竹竿或墙壁的钉子上晾晒。“一鼠顶三鸡”,晾在天井里的老鼠巴是我记忆殊深的一道诱人风景,它们也是待客的美味佳肴。

现在野生动物越来越少,老鼠似乎成为唯一的例外。我想都是因为它太过“勤劳”的缘故。“勤劳”的老鼠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它的天敌,猫、蛇或者老鹰都熬不过它。我所在的小区,经常有老鼠被汽车辗死。老鼠固然不懂“交规”,但更主要是“鼠口”太多了,感觉比人还多。我用棍子把死老鼠拨拉进垃圾桶时,端详过它的死相:死老鼠爪子白煞煞的,五个手指像刚出生的婴孩一样团着,一副死不瞑目、余恨未消的样子。几只大头苍蝇绕着它嗡嗡营营,像是在开追悼会。

我不知道那只死老鼠是公的还是母的,“芳龄”几许。不少动物的雌雄并不容易辨别。我有个朋友,飞着的蝴蝶和游动的虾都能分出公母来,当然前提是我不知道他是否说得对。我知道绝大多数动物都是母的“拖儿带女”,像母鸡带鸡仔,母猪和母狗带猪崽、狗崽,母老鼠经常与小老鼠在一起。

我对“母老鼠带仔”印象深刻。我上小学时住在家里的阁楼。阁楼像一个九十八岁的老头,颤颤巍巍,有的地板被白蚁蛀空了,踩在上面吱吱嚓嚓作响,像是走在森林里,担心随时掉进猎人的陷阱。阁楼堆着许多杂物,装稻谷的箩筐,簸箕,旧柜子,木头,晒干用来照明的竹绞……记得还有一架风柜,就是那种晒谷时用的手摇鼓风机。现在在一些博物馆还能看到。

在阁楼每天晚上都听到床头悉悉索索,我知道是老鼠,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懒得理会它。但老鼠“得寸进尺”,后来竟然在我趴在枕头上看书时,大摇大摆从蚊帐后走过,还停下来隔着蚊帐东嗅西嗅,好像它也识字一样。我气得抄起书一拍,它哧溜跑开,连根毛也没打着。

老鼠并不受惊吓,每天仍旧从我面前走过,一副视我如无物的样子。有一天放学回来,我动了杀心,打算把它的窝给捣了。我猜它一定是躲在那堆乱七八糟的什物里。我一件一件把它们搬开,在挪开最后一块木板时,一只大老鼠蹿出来,我慌忙一脚跺下去。

我想把它踩死,但仅仅是想而己,那一脚踩下去时,却没有照着它身子落下,脑子里闪过它的五脏六腑踩出来的恶心状,脚偏到了一旁。我虚张声势地跺着脚喊打,想着只要把它赶走就行。那只大老鼠钻进了笨重的柜子底下,我回头看到挪开木板的地方有一窝蠕动着的小老鼠。

那窝老鼠有六七只,我没有数清,反正是一堆,身体粉红,还没有长毛。它们吱吱叫着,努力爬着、翻滚着,皮肤像膜一样拉扯着,露出细小的血管。我想到刚才逃跑的一定是只母老鼠,心里充满鄙夷。要是鸡抱窝或狗生崽,有人靠近,它们都会奋不顾身地搏斗,一只护雏的母鸡甚至能斗败一只老鹰,而要是串门遇到刚生崽的母狗,最好退避三舍。动物都有护犊的母性,老鼠是个例外,母老鼠丢下它的一窝亲生骨肉,逃得无影无踪。

我不知道这是否因为老鼠太过容易繁殖。据说老鼠出生后40天就可繁殖下一代,生下小老鼠后几个小时内又可以交配怀下另一胎,每胎起码要生5只以上。一对老鼠像挖山的愚公一样,“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年之内可以繁衍出5000只老鼠。

乖乖隆的冬,5000只!难怪“死生由命浑不惜”,只因“前仆后继有传鼠”。老鼠的历史像人类一样悠久,生命力却比人类还顽强。人类对老鼠说:“予及汝偕亡(我和你同归于尽)!”老鼠的回答是:“你想得美!”也许真的在人类消亡之后,老鼠还会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我猜那只逃跑的母老鼠一定是赶着交配繁殖新一代去了。

还是说回吃老鼠的事吧。我不记得在阁楼发现那窝小老鼠如何处理了,好像是有人拿去下了酒。我只记得它们粉红得像花蕊一样的模样,甚至不合时宜地想到醉酒的杨贵妃被唐玄宗啧啧称赏“软温新剥鸡头肉”。吃货们都知道一道名菜“三叫鸡”,食材就是刚生出来的小老鼠:据说用筷子夹起来时,老鼠吱地叫一声,蘸酱油时又吱地叫一声,最后放在嘴巴里一咬,吱地叫一声。这“三叫鸡”其来有自。唐朝人写的《朝野佥载》记录:“岭南獠民(獠你个头,我就是岭南人!),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夹取啖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这段文字很简单,大意是说岭南的野人用蜜糖喂食刚生下的小老鼠,开筵夹起来吃时老鼠唧唧而叫,所以叫“蜜唧”。老鼠虽然可恶,我也赞成对它斩草除根,但这种吃法太过残忍。吃老鼠本身与道德无关,但不应该用“人性之恶”的方式做这样的事。我觉得应该向苏东坡学习。苏东坡在海南入乡随俗,“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吃熏老鼠烧蝙蝠满足口腹之欲,把宦海风波的眼前苟且,过成了诗意栖居的日子。他甚至还有私心,为了独沽一味,专擅其美,叫儿子苏过不要跟人乱说,生怕别人为了吃到这人间美味,争着要求贬谪到海南(“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到了这份上,不管是吃龙肉还是老鼠肉,算是“吃货”至高无上的境界了。

(摘自我的新作《我的动物故事》)

(文章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申请许可,公账号或媒体欲转载,敬请加微信lsq19650206联系)

(0)

相关推荐

  • 郝秀琴丨老鼠肉滋味

    屋里进来了老鼠,吱吱的叫声,害得我一晚上不能安睡.从床上爬起来,拉开灯,拿起一根晾衣杆在床下乱搅,一只大老鼠嗖的一下窜出来,我惊得大叫一声,心也在咚咚地狂跳.广州的老鼠是不怕人的,它没有逃走,仍然潜伏 ...

  • 【茉莉花语】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的能力. 2.选一种动物,失去了原来的特征,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出故事的趣味性.奇特之 ...

  • 喜鹊变凶猛了?捕老鼠,吃麻雀、捉燕子,抓鸽子,还揍老鹰

    "喜鹊叫,好事要来到!"小时候,家里的老人们都这么说.在他们眼里,喜鹊是一种寓意吉祥的鸟儿,在以前,经济不发达,道路不像现在这样四通八达,人们不能经常出远门,特别是冬季,在北方萧瑟 ...

  • 中国的吃货连蝎子都敢吃,为何却唯独不吃猫呢?原因全在这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美食天堂,正因为如此,中国才会有那么多吃货存在.而身为标准的吃货,自然是该什么都敢吃才对.但是实际上,任凭中国的吃货连蝎子这样的动物都敢去吃,也照样不会选择去吃猫.这就让很多外国人感到 ...

  • 见证幼猫成长记…

    店里来了一只野猫,邻居美女高兴得很.听说猫会抓老鼠,这下可好了,老鼠不会咬她店里的窗帘.我家的店里也不会有老鼠出没了.(且它刚来的几天亲眼看到它一连咬了几个老鼠.)这猫也很会选地方,一下子就选择了我家 ...

  •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出自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 ...

  •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出自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 ...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出自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 ...

  • 尔乐:不说假疫苗还是说说多年前的泼皮硕鼠朋克乐队

    最近脑洞很乱.伏天上火,情绪不稳,上午走进她的办公室开会,她说,你这是吊着脸子进来的嘛. 不能不说话. 可是让你说话的事太多.比比皆是的事件,与你息息相关,让你猝不及防,让你发现,即使是事件引爆了,他 ...

  • 老山战场比越军还可怕的“敌人”,硕鼠巨蟒令战士心有余悸

    在老山作战中,战士们除了要和狡猾的越军较量,在阵地上还要对付许多暗藏的"敌人".比起武装到牙齿的越军,这些"敌人"显得更加瘆人. 一是巨大的硕鼠.前线曾有战士在 ...

  • 269期/闻天语解析《诗经· 魏风·硕鼠》/薛红诵读

    优越寄语: "薛红<诗经>经典诵读"栏目现在改版升级啦!除了薛红老师每周日固定的经典诵读之外,还特别添加了诗人闻天语老师特别为平台撰写的诗歌解析,天语老师全方位而又生动 ...

  • 276期/闻天语解析《诗经· 魏风·硕鼠》/薛红诵读

    优越寄语: "薛红<诗经>经典诵读"栏目现在改版升级啦!除了薛红老师每周日固定的经典诵读之外,还特别添加了诗人闻天语老师特别为平台撰写的诗歌解析,天语老师全方位而又生动 ...

  • 硕鼠,硕鼠......

    想起老鼠就恶心,谈及老鼠就讨厌.        很小时候不知道有老鼠这种动物,只晓得有一种叫"夜猫儿"的东西,在人将歇息的时候,出没于楼板间.墙角落.壁缝里,行迹很诡秘,动作很蹊跷 ...

  • 硕鼠

    清晨,天空蓝色的光束被折断在一扇门内.一只老鼠轻轻地用爪子扒开门,顺着大门溜走了.接着又跑出来几只,都缩头畏脑地窜走了.而后是黑压压一片的浩浩荡荡的老鼠大军.它们一个个怀里抱着鸡蛋.瓜子.玉米.肉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