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怎样测量地球的大小?

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个旋转椭球形,那么最早是怎样测量它的大小的呢?谁又是第一个测量地球大小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受亚里士多德《天论》思想影响很深,深信大地为一球体。他依着自己博学的数理知识构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测出了地球的大小。他的测地方法是这样的。

在地面上,他首先选择了两个南北基本上在一条经线上的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居北)和阿斯旺城(居南)。然后在夏至(6月21日)这天的正午时分,对两地水井的太阳照射情况同时加以观测,发现在阿斯旺,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而在亚历山大港,阳光只能照到井壁,光线与井壁的直立方向有一个7.2°的夹角。这个夹角的产生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亚历山大港和阿斯旺城两地间的地面呈曲面(地球球面的一部分)所致。埃拉托色尼根据商队在通过两城时在路上所用的时间,算出了两地的距离,其值为5000斯台地亚(古埃及的一种长度单位)。既然亚历山大港和阿斯旺大体位于同一经线,它们这间又存在着7.2°的差角(相当于整个圆周角360°的1/50),根据几何定理,埃拉托色尼求出了地球的圆周长:

据考证,大约10斯台地亚相当于1英里或1.609公里。250000斯台地亚则约相当于40225公里,这个数值,和目前测量的经线圈长度(40008.6公里),已经是较接近了。埃拉托色尼当时是把地球作为正球体(半径都相等)来考虑的,故有了经线圈的长度,就可以求出地球的半径,以及地球的体积大小。

公元723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张遂),曾指导测量队,在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测地工作,测得纬度一度的距离为唐制351里50步。此距离与现代理论算出的仅差20.7公里。堪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球纬度一度弧长的测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测地方法日臻完善。在现代,除用大地测量方法外,科学家们还可通过测量人造卫星轨道,将更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从1980年起,国际上所采用的地球大小参考数值(如赤道半径值为6378137米,地球扁率为1/298.257),就是通过大地测量、人造卫星测量等互相配合,而取得的地球大小精确值。

地球的体积,也并非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它会发生“膨胀”。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从诞生至今,半径已增长了1/3。地球变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与地内物质上涌,促使地球上部物质增多有关。因此,地球体积的测定,也绝不是一劳永逸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