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九)后记

(0)

相关推荐

  • 青油灯

    来源:今日江山 2017-06-28 11:05 王学模 我今年85岁了,退休生活颇为闲逸,兴致来时,在明亮的灯光下练练字.看看书.每当这时,我便会想起童年的青油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油灯是家家必 ...

  • 【原创】老蒲扇

     "老五,快把车停一下,忘了带扇子."暑假疫情爆发前,接八旬母亲进城小住,车刚开动,母亲突然想起自己的老蒲扇. 小时候,蒲叶扇是我们纳凉.驱蚊的"神器",人手一 ...

  • 奶奶的纺车会唱歌

    奶奶的纺车会唱歌 奶奶有一架纺车,是从奶奶的娘家陪嫁过来的,就搁在堂屋的南墙边上.那是一架会唱歌的纺车,它奏唱过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 每日,收拾完锅瓢碗筷,喂饱了猪鸡鸭屯,打扫净内屋外院,奶奶就坐在纺 ...

  • 转:思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思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传说人要饱受三千年的煎熬 才修得今世的相聚一回,我不知真假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好好的爱我们身边的人吧 要知道这种情缘可遇而不可求 记不起是哪一天 但一定是父亲走以后 老屋里又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的家织布/张西云

    织布,对母亲来说,是最值得荣耀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村子里盛行织布.家里老老小小.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是家织布做成的.除了衣服之外,家里的床单.被子,也都用家织布,有巧手的妇女用剩余的线头织成提 ...

  • 大连,大连,母亲的臂弯(歌词)

    大连,大连,母亲的臂弯 轻轻摇着我的童年 花儿鲜草儿绿我却心酸 我不能在花间起舞回旋 在海边妈妈讲海的故事 小小的美人鱼和我交谈 天很高海很宽爱在人间 残缺的生命里也有春天 大连,大连,母亲的臂弯 轻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八)上机织布

    (八)上机织布 制纬线(乾县人称"纬"作yu,四声,也有人叫做透小筒):是用拐子拐过后不需要洗的格子线.透小筒和透大筒大同小异,都要用棉车和线轮的,不过是在纺线的小钢锭上套着小竹筒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七)织布机

    (七)织布机 俗话说"男耕女织",织布是旧时妇女的必学必会技艺之一,是普通妇女的生活内容之一.家家户户客堂里放上一辆布机,一有空闲女人就会串梭织起来.旧时的女人辛苦的原因也在于此,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六)作综闯杼掏综

    (六)作综闯杼掏综 首先,需要声明的一点,这一部分内容作者虽然知道有这样一个工艺流程,但是一直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只能借用许劲文老师文章<母亲纺织土布纪实--乾州人事钩沉之二十一>的说法.作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五)卷布

    卷布:这里的卷布不是把织好的布卷起来的意思,而是指把经好的布(织布的经线)卷起来以利于架在织布机上面.卷布的用具有卷布架.圣子和刷布刷子以及衬布用的引子.卷布圣子是一个不到一米长小臂粗细的的四棱木头,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四)透筒子经布

    透筒:是织布前的首要工序,就是将拐好浆好的经线缠绕在一个苇子筒筒上,缠绕成"尜"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线轮(乾县读音为lei),线轮是一个小于纺车网轮的用具,也有地方叫做"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三)拐线浆线染线

    (三)拐线浆线染线 拐线:就是用拐线拐子将线穗穗中抽出的线拐缠到拐线拐子上,缠成圈状.拐线的过程也是择出线上杂质的过程.线拐子,是拐线的专用工具,虽是专用的,但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用尺把来长的两根竹棍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二)搓捻子纺棉线

    (二)搓捻子纺棉线 如果说弹花轧花是织布前的材料准备,那么搓捻子(搓棉条)纺棉线则是土织布的第一步. 搓捻子:搓捻子时,先找一块光滑的砖头(就是普通的青砖,只是常用而已所以比较光滑),实在没有这样的青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一)轧花弹花

    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一:轧花弹花 乾州蕞娃 在写完<农家的千层底布鞋,满是母亲的记忆>一文之后,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还有很多的关于母亲的记忆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在我 ...

  • 【随笔连载】品茶论道(五)煮一壶唐诗宋词(下)

    煮一壶唐诗宋词(下) 有人因为酒后乱性,说"酒是色媒人",劝人们少喝酒多喝茶,但是他们忘了这句话的上一句为"风流茶说合".可见,在古人眼中这茶和酒都会使人心神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