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 回眸处 方懂你的不容易

魔都 回眸处 方懂你的不容易

为了弥补蠡园回来那一晚吃了十块钱的快餐的节俭,鼋头渚回来那一晚餐说什么也不能省了,这不,我们冒着雨在商业街的美食店里穿梭,就为了犒劳昨日的节俭与今日的受冻。最后找了一家,好像叫“干煽鸭子头”的。

点菜的时候,先生不点鸭子头,那个可爱有趣的服务员不依:“这是我们招牌菜,你不点可惜了呀。真的,特别特别好吃,要不,你们试试?来个小份的?”

先生本来是挺坚定的,后来一想,不吃鸭子头来人家专卖鸭子头的地方吃饭?我在旁边抿嘴笑,也帮衬着说。又看这小服务员实在敬业又可爱,所谓盛情难却呀,后来就点了。当然,最后这鸭子头多半落入了俺的肚子。

实话实说,挺好吃的,香鲜微辣,特别容易不知不觉便吃撑了,汗。

回来的路上,我感叹,终于吃了顿像样的饭。

先生也抱怨,这一趟江南行,总是跟我一起吃他原本拒绝的小吃呀路边摊档呀,把平时最抵制的东西都统统吃了一遍。想来大概是住酒店我投了他所好,所以吃的时候就尽量以我为主吧。哈哈。

第五天我们便从无锡高铁站到上海了,打的的时候我把帽子遗失在车上,帽子是不值钱,可在接下来的上海行还真被冻得够呛。

从南京到无锡是一小时高铁,从无锡到上海也是一小时。沿途可看到油菜花渐次黄了,我们那的油菜花大概都已经结籽了吧。

转行上海是为了飞回家,我对上海没有特别的向往。或许一生喜欢的都是山水田园古镇江南,关于大城市心生抵触,但毕竟是名满中国的北上广,见识一下也是好,别总是地方还没去就先给定了结论安了标签。

同样的酒店无锡的是三百多到了上海就是六百多了,当然因为选择的位置在黄浦江附近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从酒店的窗口可以看到不远的黄浦江可惜到了回家也没有去那个地方看看。上海那么大,时间那么少,自然只能挑那么一两处想去的。

安顿好之后,我们便起程去城隍庙了。并且在城隍庙里的小吃广场吃了生煎包,最后得出一结论,所谓的全国闻名的小吃街里面的东西是最不好吃的,当然好吃的小吃店都要排队,咱又没有那个时间。

后来我与先生得出一个结论,以后如果真的开家小吃店,就顾些人在门口排队,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可如果有如我俩这样不肯等待的,那就只能失去顾客了,唉,看来,这方法还是有风险的,想要尝试的需要谨慎啊。

来城隍庙的主要目的地是豫园。听说只有三十多亩的豫园拍照却是特别的美。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其实,园林看得多了,自然会审美疲劳,每一座都大同小异,但每一座又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格局取胜,有的以细节获赞;有的注重局部精致,有的偏爱引进自然之韵;有的是规模庞大,有的是小巧玲珑;有的大气古朴,有的以小见大;有的是假山名石让人赞叹,有的是飞檐雕栋引人瞩目。

就如吟诗作对,都有主题;名士作画,都有风格。至于你是喜欢层层叠叠引人入胜的惊喜,还是喜欢精致精彩巧夺天工的手艺;是爱那园中园林中有林的人工胜自然,还是喜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设计格局就因人而异了。

这豫园虽小,可我们却看得仔细,哪怕一块石头,一处瓦片也都细细地观赏。以至于我们都怀疑如此消耗精力的地方怎么只有三十多亩呢,简直不亚于三百多亩的时间量呀。

进园参观的居然以国际友人居多。最让人佩服的便是把英语讲得如汉语般精彩的导游了,不止语言流畅悦耳,还态度和谐可亲,表情生动迷人,声音更是磁性感人。不得不佩服对流的敬业与素养。

有趣的是园林中有一对母女。女儿看起来就像一个高中生,活泼可爱。她在一个门前跳起来,然后让她妈妈抓拍,可一次又一次不是拍得早了就是拍得晚了,所以她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看相机再到门前跳起来。

看我们在旁边微笑看着,她们赶紧说你们先拍?

我们说没事,拍你也不错。

然后我们都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

后来在园中多次遇见这对可爱温暖的母女,她们拍照选择的角度与景致也很高超。

记挂着今日我还没喝工夫茶,所以放弃了南京路想直接打的回酒店了。

不得说一下上海的出租车,你看着是正规的出租车,但他们不会跟你打表,二十几块钱的路程要价一百,旁边就有交警,但人家不管。后来还是用了滴滴打车,跟人家司机一打听,有的司机说那是假出租,有的司机说现在出租不好赚,言下之意能如果碰见游客能多赚就多赚呗。但说实话,碰见过的上海本地人的司机,都是素质很好人品也佳。

我们回酒店喝过茶后想出来外滩看夜景。用的是滴滴打车,人家还是奔驰的,一位年轻的男孩子。上车的感觉真很,干净舒服。当得知我们想去外滩看夜景还想去东方明珠,他笑着说:“说实话,现在已经很少有选择去哪了。”

我们一听不由得也笑了,莫名地便信任了他。

“你们可以坐轮渡到陆家嘴,就两块钱,别去坐游轮。然后到正大广场吃饭,还可以看夜景,而且那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消费的地方,千万别去沿江的那些。从陆家嘴看过来的景色更漂亮。然后现在都不兴去东方明珠了,现在去环球中心。如果有时间可以去世博园夜景也不错,还有迪士尼,别以为那就是小孩子玩的地方,我还带我爸妈去过,他们也玩得挺开心的。”

就因为后面这一句,让先生生出无限好感,一个孝顺的孩子,多让人喜欢啊。

后来我们完全听从了他的建议,坐轮渡过去,方便快捷关键是便宜。沿着浦江走到正大广场,选了一家不记得名字了,只知道那是我有生之年吃到过的最美味最好吃最正宗的生煎包了。上面是柔软的面,馅有鲜美的汤汁,下面是酥松香脆的。当然,各种菜都好吃,关键还实惠,真的要为这男孩点一百个赞了。

最后我们没去环球,还是打车去了外滩。上海夜景真的很漂亮。

先生问比起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如何?

我说,虽然外滩还是比不得维多利亚港,但是也有上海自己的特色,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在灯光的装饰下简直让人惊叹。

我想,上海是个有魔力的地方,他能够把现代与古典并存,中国园林与外国建筑融合,好像再对立,再不可思议的他都能够接纳融合并且还成为自己的特色。

是夜,最低气温只有七摄氏度,在黄浦江的寒风里没了帽子的我虽然穿着羽绒服依然被冻得发抖。但外滩上的游人热情不减,耀眼的灯光绚烂的夜景引诱着使人不舍离去。最要命的是,因为这里不允许停车,所以打车那个困难。好不容易有一辆,还漫天要价,最后上了的车只能又下来。足足浪费了一个小时,最后到酒店的时候,还是只能用工夫茶来抚慰那冻得手脚冰冷的自己。

其实这一趟感触最深的是先生的不容易。

一样的寒风受冻,一样的满身疲惫,因为我是手拿相机,精神方面有所寄托,而且很多时候,我只顾镜头里的世界,忽略了身边的环境。所以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没有多大感觉的。

可在一旁守候着我的先生就不一样了,他需要耐心地等着,还要照顾与呵护着我,不管是累了还是饿了,冷了还是困了,他其实感受比我深刻,可他必须忍着。

从来没有催促着问,好了吗?而是不断的寻找一些我没有注意到的角度。而往往为了一张满意的照片,我需要花费许多尝试,而常常没有顾及到身边的他。

其实守候与等待才是最考验一个人的爱心与素质的。

而他的这份付出我一直都没有注意到,直到这一次在上海的外滩,寒风之中我回头的时候,看到他极力掩饰的受寒受冻,我才猛然发觉,我一直习惯于被照顾,却没有考虑到照顾我的他是否也需要关心呵护。

后来我发觉我与别人出来,总是会顾及别人是否等待时间太长而无法尽兴,可我与他在一起,我从来没有这种负担,就好像他等我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就如本来就是如此。

那天我看到曼曼写到被照顾,喝水的时候有人为她打开水壶;一路会有人背着包包;有人为你寻找方向;所有的你原来需要自己费心去想去做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帮你安排妥当。所有的小事都体验到满满的幸福。我才深感惭愧。

是的,因为习惯被呵护,我都没有注意到。其实红尘俗世,哪来那么多的波澜壮阔,所有生活中的细节与小事,那些你想当然自以为是的习惯,才是最深最真最诚挚的爱。

我们对外人可能能做到彬彬有理,进退有度,思虑周全,注重细节;可我们对至亲的人总是习惯忽略忽视,其实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与素质是体现在对待家人的态度上。

而他把所有事都看作是理所当然本就如此,从没有觉得这是付出,所以我也顺理成章习惯成自然,他的好,他从不说,是打心眼里觉得没有什么,需要在岁月的流逝里,在时光的成长中,我才能慢慢地去体会与感悟。

所以,越来越觉得他的不容易与真难得。

第二天一早,便准备回家了。因为赶上清明小长假,大家都提前一天回家。我们已经留足了去机场的时间,原来二十分钟的车程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好在,我们都是喜欢宁愿把时间花在机场等也不敢优哉游哉把时间消磨在出发前的一类人,才没有误了登机时间。

登机的时候就遇见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与我们商量她登机的时间快到了,能不能让给她先过安检,我们当然愿意了。

再来说一件乌龙的事。办登机票的时候,人不多,我看到为我们取票寄行李的小伙子边用手机聊天边办事,因为他脸上那种笑意是恋爱中的男女才有的,我猜微信那边肯定是他的女朋友。但咱也不急,人家就算没有十分的用心好歹也把行李寄了机票取了。

等到要过安检的时候我们取票想看看座位,才发现两张机票一个在前一在后不说,还两张都是我的名字。先生说如果是别人告诉他有这种经历,他才不信呢,一样的身份证同一个航班能出两张不同座位的票?

也好在我们有看,赶紧回去找人家纠正错误,人家连句道谦或许表示不好意思的话与表情都没有,直接拿票重新换一张,这一下,我们到了飞机的倒数第二排。

然后,再来说说司机猜我们是哪里人。

南京机场,遇见一位女司机,她猜得最靠近答案问我们是不是深圳的。

无锡一位司机问我们是香港还是台湾的。

还有猜是不是福建的,因为我们比较靠近福建,这也算是比较接近了。

最离谱的是一位司机居然问我们是不是新疆的?我家先生鼻子是长得好看,可也没有人家新疆人那样的高挺帅气呀。

说来惭愧,上个月的明天正好是去南京的日子,而游玩加写文修图片足足用了一个月。别人质疑:到底有多忙呀,可以拖延到这种程度。唉,我只能套用一句话说,我的世界你不懂。

每个人都以为没有工作不用家务成天在家就有大把的时间。其实那些成天不着家需要东奔西走寻找节目的人在家时才是有大把的时间。对于我这种长期习惯蜗居在家的人来说,时间是一块一块的,早就安排好的了。

上班的人不理解在家的人的充实,在家的人不理解喜欢出去找节目的人的忙碌。

我只能说,终于写完了,就可以松一口气了,虽然图片还没完全弄好。

PS:文字写完保存的时候,微信提示有诱导别人分享的成分?我查了一又查,减了又减,就是不知道诱导在哪?麻烦微信在说的时候直接指出来吧。我还真不知我有诱导别人分享的能力呢。晕死。

作者简介:似水若烟 烟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