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脏腑” 史评述(下)
相关推荐
-
气在心或肺
气在心,或在肺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气口 何以独为 五脏之主 胃者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藏胃 养五脏气 气口太阴 脏腑气味 皆出于胃 变见于气口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心肺有病 鼻为之不利 诸气 ...
-
医中说医:藏象学说,初通人体的奥秘!——认识“藏象”
导语:"医中说医"系列更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藏象"学说的相关内容,将是我们解析中医基础理论的最后一个部分.本系列从二月末陪伴大家至今,只为助热爱中医的读者夯实 ...
-
中医 “脏腑” 史评述(上)
链接: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郑敏麟副教授简介 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链接: 1. 总论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中医脏腑学"是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和基石 2. 总论 第二章 ...
-
中医 “脏腑” 史评述(中)
链接: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郑敏麟副教授简介 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链接: 1. 总论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中医脏腑学"是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和基石 2. 总论 第二章 ...
-
【崔爷】消失了20年的中国最强中医大学,中医百年抗争史(下)
【崔爷】消失了20年的中国最强中医大学,中医百年抗争史(下)
-
史上最全中医内科方药歌诀(下)
[肝胆病证] 胁痛 胁痛肝郁柴疏肝,肝胆湿热龙胆泻,瘀血阻络血逐瘀,肝络失养一贯煎. 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丸.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黄疸(阳黄.阴黄.黄 ...
-
陈姓名老中医秘方集(下)
29.解邪化饮(陈伯元方) [处方]参须5克(加蒸兑),麦冬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法夏10克,陈皮5克,吴茱萸6克,黄连2克,砂仁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主治]呕吐 ...
-
连锁中医馆线上线下营销如何做?
首先要搞清楚现在基于地理位置的线下推广有几种方式,效果如何?如社区义诊.异业合作.大客户开发.培训.发传单等等,这些推广活动最后还是要把客户往线上引,才能实现多次触达,否则就是一次单一的广告活动,转瞬 ...
-
UC头条:194个中医治病经验方(下)
121.肝阳上亢,肾水升上来浇肝火.长期肾阴不足,子盗母气. 122.服用生半夏过量,引起咽喉麻痹,喉头水肿,嚼服生姜片可解毒. 123.茯苓块不利于药性煎出,茯苓片可以熬出很好效果.打粉干姜,节省药 ...
-
中医问诊,来看下舌头,珍藏版舌诊图谱,人手一份
中医问诊,来看下舌头,珍藏版舌诊图谱,人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