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贫不笑骗

连正能的主流媒体,都在黄金时段节目专谈各种欺骗事例的新闻,可见当今的欺骗行为有多普遍多流行。三十年前始于南方的笑贫不笑娼,如今是四处开花,且与时俱进地更新换代为:笑贫不笑骗。从娼有一定难度,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而从骗则不然,它是不论男女,老少咸宜,再辅以现代科技媒介手段,还不受时空限制。可谓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当下的欺骗,大都是从各种广告开始的。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如今社会欺骗的严重与普遍。生逢欺骗年代,我若是再重新当爸爸,对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应该教育什么?肯定不可能是易中天所否定的《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胡言乱语;当然也不可能教孩子要入乡随俗适应环境,为立于不败之地而如何进行欺骗,起码是教学提纲还尚未成形。

那么,是教孩子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肯定也不是。因为在我看来,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人是不用教的,坏人怎么教也没用。真正的好人,是不可能变为坏人的;而真正的坏人,也不可能会变成好人的。此即天道。只有那些肥猪和韭菜,才需要教育培养。如果不培养肥猪不栽种韭菜的话,那就必将没有猪肉韭菜馅儿的饺子吃。

况且在欺骗横行的社会,谁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他人,要诚实守信,谁就等于是在坑害自己的孩子。谁若不信,那就试试,让孩子养成相信他人的习惯,你敢吗?如今社会,别说是陌生人,就是熟人甚至亲戚,你敢相信吗?灵魂工程师们只是敢于教别人家的孩子,要诚实守信,要相信他人。倘若自己的孩子如此,则必将斥之为傻!

在“好人吃亏,坏人得利”的年代,你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其实就等于在帮骗子的忙,因为这样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骗子们行骗起来便更加容易,你就等于和骗子是一伙的。而实际上,又恰恰就是某些骗子在高喊要诚实守信,要相信他人,并欺骗说,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骗子们的此种言行,其目的就是在为自己培养肥猪种韭菜。

“世上还是好人多”的谬论,被民众普遍接受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脑子。此论的错误就在于认为世上除了坏人之外,其余都是好人。其实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只是中间人。如果这中间人占总人数的90%,那么剩下的10%,才是好人和坏人,好坏的比例绝对不是各占一半,最起码也是四六开,极可能是三七开或二八开,可见坏人是绝对多于好人的。热心助人做好事,才是好人;损人利己干坏事,就是坏人。其余的都是不好不坏的中间人。

各位看官,你说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世上还是好人多”的谬论,就是在欺骗愚弄民众。人性有善有恶,好人经常在,坏人也经常在。现在并非是坏人变多了,而是坏人没有受到应有的遏制,邪恶的骗子们才会四处横行。

那么,小孩子的人生第一课,究竟应该是什么?很简单,防骗。而若成功防骗,首先要做的,不是识别欺骗,而是不要相信他人。轻易相信他人者,必将被骗。学会不相信他人,乃是防骗的基础,也就是人生的基础。只要有“不要相信他人”这碗酒垫底,别的无论是什么酒,便都能应付一二了。

如今,有许多人怀念过去。怀念过去,是因为现实的不如意、不美好。这里的怀念过去,不是指怀念各自逝去的青春岁月,而是指怀念过去的美好;曾经的苦难是没人怀念的,除非精神病。正如批评现实不是批评现实的美好一样,怀念过去也不是怀念过去的苦痛。从这个角度来看,怀念过去的心理和行为,并无不是。

过去的好处之一,就是日常生活中鲜有欺骗。即使是在文格时的生活欺骗,与当下相比,也是不多的。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主要是集中于政治区域。而且没被识破的欺骗,也就没人知道是欺骗。与政治无关的普通民众之间,还是较为诚信的。《高山下的花环》中所表现的文格产品,“连炮弹都是假的”之说,根本不具代表性,即使是生活事实,也只是个案。那时候的产品在质量上,并无造假的理由和意识。

文格以后,在“以政治为中心”向“以金钱为中心”转变之后,金钱对社会道德的破坏,绝不亚于“以政治为中心”的文格时期。为了金钱,欺骗也就如影随形地进入了经济领域。商业欺骗,也就成了一本甚至无本万利的有效手段。欺骗行为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欺骗事业,蓬勃发展。耳闻目睹,皆是欺骗。各行各业,哪里没有欺骗!

笑贫不笑骗。如今社会已达到没人笑话欺骗的地步,不管你是欺骗还是贪腐,只要有钱,就是大爷。一旦栽了,那是点儿背,没人耻笑。欺骗是本事,问题不在骗,而在怎么骗。欺骗的成本极低,甚至无成本。在这样的社会里,若连欺骗都不会,还怎么活啊!

在欺骗已为生活常态的大背景下,不会欺骗,哪有人生!

2021年3月31日17:15初稿

2021年4月10日19:25终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