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五大症状

艾御享堂

脾虚的症状

中医对于脾的解析

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而土在五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主运化,脾主统血,既是“气血生化之源”,又能固摄血液循行于经脉之内,因此,又被称之为“后天之本”。脾病可波及其他各脏,脾气虚则五脏之气皆虚,所以我们所患的很多病症都有可能是脾虚所引起的。若脾虚,运化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则可能引起气血亏虚、湿浊困脾、脾气下陷、冲任失约等诸证,所以养脾就是养生。

脾虚的症状

1、便秘或便稀溏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脾虚的症状

2、肥胖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出汗多,气短。另外眼皮属于“肉轮”,脾虚会觉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来,下肢容易水肿。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脾虚的症状

3、白带过多或过少

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脾虚的症状

4、头沉、流涎、记忆减退

脾虚的人因气血亏虚,常出现记忆力减退;因湿阻上焦,常睡了七八个小时醒仍觉头蒙头沉;睡眠中口流涎水,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脾虚的症状

5、舌胖大且多有齿痕

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上焦而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成齿痕,固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

作者:中医御享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