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经方名家除了治湿热还会思考什么?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青竹中医

第248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文|冠剑君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我们现在临床治疗肝炎,多从湿热论治。而经方名家胡希恕先生在治疗肝炎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根据肝炎的类型划分,又不止湿热一证,其辨证思路值得慢慢体会。

胡希恕老中医,在六十年代,治疗了较多的肝炎病人,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现整理如下。

一、黄疸型肝炎

《伤寒论》谓发黄为瘀热在里,即湿热相瘀于里,不得外越之意。若热胜于湿,则为大便难的阳明证,古人谓阳黄;若湿胜于热,则为大便溏的太阴证,古人谓为阴黄。

阳黄宜下,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等为治阳黄常用之良方。阴黄但利其小便,宜茵陈五苓散。
不过以上诸方适证应用,虽能驱黄,但有的黄去,则肝炎常迁延不愈。因肝喜疏泄而恶郁滞。肝病则气郁不疏,肝气久郁,则血脉凝滞而致血瘀,故令不愈,法宜驱黄中兼以疏肝,则黄去而肝炎亦治。临床常见的方证及治疗如下。
    (一)大柴胡茵陈蒿汤

方证:发黄、胸胁苦满,呕逆微烦不欲食,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腹微胀满,苔腻或黄,脉弦滑数。
方药
柴胡24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大黄6克,栀子10克,茵陈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
加减法:若上证又见心中懊依,发热者,上方再加豆豉20克;若大实满、小便不通者,加黄柏10克、硝石12克。
    (二)柴胡茵陈五苓散
方证: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小便不利,大便塘薄,苔白脉弦细。
方药
柴胡20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茵陈2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泽泻10克,桂枝6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属阳黄,尤以前一方证最为常见。虽有阴黄但以胃虚小便不利、大便溏薄为主的柴胡茵陈五苓散方证常见,而真正太阴虚寒下利者,则很少见。胡老认为:黄疸型肝炎,并发腹水者为难治
二、无黄疸型肝炎
《灵枢·五邪》篇有“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攀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华”的记载,颇似对无黄疸型肝炎的证治论述胡老治肝炎,即宗其义,确有良验
胡老认为:前段是论其证,后段是论其治。肝肿大则胁中痛,肝区在右,本应右胁痛,剧则涉及于脾,故两胁中痛。寒中,即胃中寒,因肝病传脾,胃不和而有寒。恶血,即瘀血。恶血在内者,肝藏血而喜疏泄,肝病气郁,血液凝滞,因致恶血在内。行善掣节者,谓下肢痠软,行动则觉关节牵掣不利,由气滞血瘀所致
时脚肿者,由于胃虚有寒,不能制水。取之行间,以引胁者,谓刺行间穴,用泻法以疏肝。补三里以温中者,谓刺三里穴,用补法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者,谓以针刺放血以散病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华者,谓放耳间静脉血以治行则攀节。
于这种论述,则肝病之治,可归纳为三点:即疏肝、和胃、祛瘀。基于以上论述,知肝之为病,则气郁而血瘀,治疗既宜疏肝又须祛瘀。胃为生之本,肝病每使胃不和,治宜和之,和者当重视其胃气,不可使胃气有伤。胃气衰者,病必不除,胃气败则死。因此疏肝、祛瘀、和胃三者,为治肝病之原则大法。
不过胡老特别强调:具体证治,还须细辨方证。他一再指出:“方证者,方药的适应证,此本出自仲景书,为用经方的准则。例如柴胡方证均有疏肝作用,然各有一定的适应证,用得其反,不但无效,而且有害。”无黄疸型肝炎的证治,有着很多相对应的方证,临床必须细辨。常见的方证有以下几个:
    (一)柴胡桂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方证:胸满胁痛,渴而不呕,身倦乏力,下肢痠软,或肩背痛,或腰痛,或头晕,大便常干,苔白,脉弦细。
药用
柴胡24克,黄芩10克,花粉12克,牡蛎10克,桂枝10克,干姜6克,白芍1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茯苓12,苍术10克,泽泻18克,茵陈20克,炙甘草10克。
加减法:若上证见肝区痛剧者,加王不留行10克;口舌干燥而烦渴不已者,加生石膏45克。
肝功能已正常,而证犹不了了者,上方去丹参、茵陈。
    (二)柴胡当归芍药茯苓饮
方证:胸胁苦满,心下逆满,恶心,嗳气,甚则吞酸、胃痛、不能食,大便时溏,苔白腻,脉弦细。
药用
柴胡24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陈皮30克,生姜10克,白芍1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泽泻18克 ,丹参30克,茵陈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加减法:同上方。
    (三)柴胡丹参茵陈甘草汤
方证:食欲不佳,无明显不适,但肝功不正常。小儿肝炎多见本方证。
药用
柴胡24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丹参30克,茵陈2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
    (四)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

方证:胸胁及心下满,时有眩悸,肝区隐隐痛,不呕不渴,腹胀或痛,小便不利而大便溏频,苔薄白,脉弦。
药用
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泽泻18克,炙甘草10克。
加减法肝区痛加王不留10克;肝功不正常加丹参30克,茵陈20克
    (五)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方证:胸胁苦满,心下急,微烦欲呕,肝区痛剧,GPT偏高,舌苔黄,大便干燥。
药用
柴胡24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茵陈18克。
三、典型病例
    例1
伊xx,女,26岁,病历号4216。
自76年4月起,肝功一直不正常:TTTS单位,TFT(升),GPT766单位,HBsAgl:32。症见:下肢痠软,右胁疼痛,恶心嗳气,纳差,夜间肠鸣,月经前期,苔薄微黄,脉弦细。
证属肝郁血虚兼停饮,治以舒肝和血化饮,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柴胡18克 , 黄芩10克 ,天花粉12克 , 生牡蛎10克,桂枝9克,干姜6克, 白芍9克,丹参30克,茵陈24克 ,茯苓15克,苍术9克 , 炙甘草9克。
上方加减服用二月,12月17日查肝功正常,HBsAgl:16。
    例2

王xx,男,25岁,病历号3343。
患者腹胀,低热,纳差,乏力,头晕,便溏,尿黄,舌质红,苔薄白,巩膜轻度黄染,脉弦数,形体消瘦,腹部膨隆,腹水征(+),下肢可凹性浮肿(++),实验室检查:GPT大于600单位,TTT17单位,TFT(+),HBsAg1:32。蛋白电泳:白蛋白46.4%,α113.48%,α228.7%,p14.9%,丫26.7%。腹腔穿刺见淡黄色腹水。
证属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药用:
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木防己10克,椒目10克,大黄6克,葶苈子10克。
上方加减治疗五月余,诸证消失。查肝功正常,HBsAgl:16,蛋白电泳:白蛋白65%,α114.6%,α26.1%,β9.5%,γ15%。

青竹温馨提示:小日报可以长按保存到手机收藏哦!

本文选自北京中医杂志1986年第4期。原名:《胡希恕老中医治疗中医经验》 作者:冯世伦。编者有部分校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肝纤维化中医治疗指南(2019)

    概念 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增生与沉积,从而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改变,并影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其本质是慢性肝病过程中的一种可逆 ...

  • 『消化系统』治疗肝炎的中药方剂 治肝炎的5个偏方

    得了肝炎怎么办?治疗肝炎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应的中药偏方进行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肝炎的中药方剂治肝炎的5个偏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治疗肝炎的中药方剂 1.准备党参(或太 ...

  • 对于治疗肝炎,经方名家是如何思考的?

    经方轶话 9月26日 导读:胡希恕老中医,在六十年代,治疗了较多的肝炎病人,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黄疸型肝炎 <伤寒论>谓发黄为瘀热在里,即湿热相瘀于里,不得外越之意.若热胜于湿,则为 ...

  • 经方名家黄煌治疗咳喘的首选方

    点击加载图片 进入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许多人都会在冬季出现咳嗽.胸闷等不适.何运强老师通过总结经方名家黄煌教授的临证经验,应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咳喘疾 ...

  • 治湿热的经方

    白头翁汤始见于<伤寒论·厥阴篇>,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组方及煎服法:白头翁二两,黄连(去须)三两,黄柏(去皮)三两, ...

  • 王幸福:治湿热的甘露消毒丹 – 经方派

    中医里有一个湿热证,外感内伤均可见,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什么三仁汤啦,龙胆泻肝汤啦,也都是治疗此类证的名方,但是从临床实践上来看,还有一个更好用的方子,这就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的"甘露消毒 ...

  • 刘渡舟:谈治疗肝炎的经验—湿热类!

    今天  治疗肝炎的经验 2.湿热成毒 2.1湿热在肝 症状:口苦,胸闷,胁满或痛,饮食不振,恶闻荤腥,体疲无力,小便黄赤而短,脉弦细,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有热则口苦.心烦:肝气郁则胁满,甚则作痛: ...

  • 【刘渡舟:谈治疗肝炎的经验—湿热类】2

    2.湿热成毒 2.1湿热在肝 症状:口苦,胸闷,胁满或痛,饮食不振,恶闻荤腥,体疲无力,小便黄赤而短,脉弦细,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有热则口苦.心烦:肝气郁则胁满,甚则作痛:气郁而湿热蕴结,是以小便 ...

  • 曝光!经方名家辨证治疗糖尿病的秘密—清,开,补,通,化!赶紧收藏

    糖尿病是困扰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于这样的疾病,中医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纯中医能不能治疗?经方名家李赛美教授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那么,李赛美教授在临证中是如何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有什么 ...

  • 被人忽视的、治疗胃病的妙方——《证治大还...

    被人忽视的.治疗胃病的妙方--<证治大还>化食养脾汤[赞][赞][赞]   此方由12味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大枣.神曲.麦芽.山楂.砂仁.干生姜.甘草.   主治胃肠虚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