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贼 | 杨建英专栏
相关推荐
-
麻雀虽小
麻雀的确是一种太普通的鸟儿了.它们没有天鹅那么圣洁,也不象仙鹤那么高雅,它们就象我们邻家的孩子一样,那么普通.熟悉.亲近.麻雀的跳跃,就象如同我们的小孩一样蹦蹦跳跳:而它们的吵杂,又象是我们邻家的大嫂 ...
-
吴文玺/为一只鸟立言(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为一只鸟立言 吴文玺 即便死去,也要睁着两只眼! 在我老家,麻雀不叫麻雀,叫小虫儿,小雏儿,家翘儿,是贱鸟. 因为多,惯常见,模样又一般,叫起来叽叽喳喳不好听, ...
-
在华县“除四害”那一年
我在左卫寨初小读四年级的时候,全国开展除"四害"运动.我校师生和左卫寨村民一起,都参加了这项运动. 所谓"四害",指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四种害虫.说是除&qu ...
-
老“四害”中的麻雀
上世纪的1958年,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匮乏,老百姓吃的粮食都不能实现自给,而作为生灵中的麻雀却在田间地头争抢觅食,祸害庄稼,和人们开始"争嘴".还没等庄稼收回来,铺天盖地的麻雀不去吃 ...
-
报喜鸟喜鹊,如今变成农村“四害”之一,是为何,还要保护吗?
以往我们所说的"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应该都不陌生,主要是因为它们身上会携带多种病菌,传播疾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卫生和身体健康.然而,在农民心中,也有他们认为的农村&q ...
-
随处可见的麻雀是进口货?谈谈这些年,农民和鸟类的爱恨情仇
麻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聪明伶俐,又不怕人,是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鸟类之一.要说麻雀数量多,搁以前那可是真多,以前农村都是土坯房,稍大一些的墙洞基本都成了麻雀窝,掏个鸟蛋当玩具,捉个麻雀当宠物那都是常有 ...
-
【作家在线】| 刘永臣作品:“老家贼”的故事
住在深山里的村民,无论对众多野生动物了解得多么透彻,麻雀在心中总是排名第一--因为它们和人同住在一幢房子里,驱不走,赶不散. 麻雀,是一种野生小鸟,土名叫家雀(QIAO),又叫老家贼,因为它偷吃食物方 ...
-
树熟儿之七月枣 | 杨建英专栏
树熟儿之 七月枣 作者:杨建英 缘 起 大马村人对果木树敬畏有加,这从对这些树所结果实的称谓上看得出来.凡苹果梨桃.海棠杏枣,一律称之为"树熟".仿佛树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师傅,所结 ...
-
守岁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守岁 作者:杨建英 序言 从手机上看到,某著名作家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倡议:呼吁有关部门出面,能否把<春节联欢晚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天,留出三十儿晚上专门用来守岁. 也是在手 ...
-
年夜饭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年夜饭 杨建英 大马村的年夜饭并不真的在夜里吃,差不多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了. 当我"肉醉"晕头推开房门,奋力咳出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时,泪眼朦胧地扭头看到,夕阳已经沉 ...
-
形散、神散、情不散 | 杨建英专栏
形散.神散.情不散 --作家克兰<再见阿勒泰>一书(跋) 杨建英 克兰想要出书,他把多年来写的关于阿勒泰的文稿都搜集出来--诗歌.散文.杂文.新闻特写等等,"杂七杂八" ...
-
蒸窝头 贴饼子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蒸窝头 贴饼子 杨建英 一 我是吃窝头长大的. 窝头是楔进我童年记忆的一枚钉子.虽然早已锈烂体内,但它的尖儿依然锋利无比,时常把我扎得龇牙咧嘴. 随着年岁的增大,我的怀旧情绪泛滥无疆.我 ...
-
黑石问天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八 黑石问天 杨建英 我一直想写一写阿勒泰的石头,我认为,生活在阿勒泰的文人不会写石头,恰如生活在江南的文人不会写水一样--屎蛋!从某重意义上说,阿勒泰的历史就是一部&quo ...
-
神掌清流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七 神掌清流 杨建英 我曾在八景系列文章开篇词中说过,金山八景只是我的个人视点,一家之言.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 ...
-
小巷寻幽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六 小巷寻幽 杨建英 将山城的十条小巷列入金山八景,是有所考虑的.小城虽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真正展示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少.除了驼峰.桦林.将军山这些自然景观之外 ...
-
克兰听波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五 克兰听波 杨建英 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曾在一篇写阿勒泰城的文章中,说过一句关于克兰河的话,非常有意思:"城不大,中间一条'叮当作响'的大河穿城而过......&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