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稔葡萄的栽培,下面几点学会了,产量高,果粒大
1.施肥定植
藤稔葡萄适应性较广,但最为适宜中性壤土和微酸壤土。该品种产量高,果粒大,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宜大水大肥。建园时应以南北为主,以便通风透光。不论架式如何,虽可密植,但要合理,可采用密株不密蔓的栽培方法,尽量减轻单株负载量,给优质高产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定植前,按设计的行距顺行挖宽60厘米,深70~80厘米的定植沟。首先施人20~30厘米厚的有机物,然后用铁锹把沟的两壁各铲下10厘米左右,使定植沟加宽到80厘米,把铲下的土踩实,上面每亩用4~5立方米腐熟的鸡粪混土施人或优质农家肥8~10立方米混土施人,也可分两层粪两层土,同时每亩施人磷酸二铵25~30千克,填满定植沟,灌水后5~7天即可定植。定植采取单蓠架栽培,株距1.2米,行距2.5米左右;棚架栽培,株距1.2米,行距4~5米;棚架栽培,为了成型快,早丰产,可密植为60厘米株距。

2.整形修剪
该品 种叶大而厚,应防止枝叶过密,篱架宜整为两条主蔓有规则扇形。棚架宜两条龙干整形,60厘米株距的棚架应为独龙干整形。总之,蔓距应为60厘米。冬剪时,不论架式,均宜短梢修剪为宜,篱架每条主蔓剪留6~8个结果枝,以留单枝为宜。棚架龙干整形,隔30厘米左右剪留一个结果枝组,操作时,应根据密度和枝组壮弱,可采用单枝及双枝相结合的剪留方法。
当年发出的新梢,为了避免枝蔓和果穗相互碰撞,要及时引绑,去卷须。开花前3~10天及时进行主梢摘心,留2个花序的强枝,可在第2个花序以上留8~10片叶摘心,留1个花序的中强枝,在花序以上留6~8片叶摘心,较弱枝留4~6片叶摘心。摘心后,发出的副梢,除留顶端1~2个作为生长点,其余全部抹除,一直到果实成熟,即留足有效叶片,又防止过密,所留顶端的副梢,留两片叶反复摘心,不可放任生长。

3.负载量管理
藤稔葡萄花穗管理在生产中必不可缺少而又很精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作用是把营养物质集中.到所保留的花穗,用以调整结果量,获得美观果穗,提高浆果品质的有效措施。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来完成。
开花前3~7天,可同主梢摘心一起进行,这是合理负载及防止养分流失的一环。强壮枝留2穗,中强枝留1穗,较弱枝可留1小穗,除光秃部分的弱枝不留穗培养次年的结果枝外,其他不留空枝。在此项操作过程中,随时发现定枝时留枝过多的枝组,当即采取补敦措施,剪去远离主蔓不顺而交叉的新梢,使架面更有条理。

始花前摘心后,花序明显增大并展开时,应抓紧进行,要有顺序地从上到下,逐棵、逐蔓、逐枝、逐穗一个不漏地进行。操作时,首先对每一个花序,在心目中要有一个设计造型的观念,根据植株和结果枝壮弱,先除去副穗和花序上部的1~3个分枝,再把下端的穗尖掐掉20%~25%。
疏果及定穗形是通过限制果粒数量,以达到果粒均匀增大及获得秀丽诱人的果穗,提高果实商品价值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就藤稔葡萄而言可分为一般疏果管理和严格疏果管理。盛花后,待果粒长到黄豆大时,可区分单性果和畸形果即可进行。首先把果穗以外不整齐或影响果穗美观的果粒疏掉,然后疏去果柄细弱的小圆果(单性果)、畸形果,尽可能留下大小一致的椭圆形果粒。如果穗太大,应灵活掌握,以“由外向内、松紧适中”为原则,以圆锥形或近圆锥形为目标,适当疏去一些,使果穗不要太大,一般果穗留35~50个果粒,平均粒重可达12~15克重左右。

4.秋季肥水管理
藤稔葡萄能否充分供给植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达到优质高产,获得特大果粒,秋施基肥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4~5立方米,或鸡粪1.5~2立方米,磷酸二铵25~30千克左右,或过磷酸钙50千克左右。在整个生长期,随时注意微肥缺乏及施人,并及时灌水,除施基肥外,根据树势壮弱,不断地进行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催芽、催条、催果等生长前期以氮磷为主,果粒膨大后期和着色期停止使用氮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坐果后,在整个果粒膨大期比京亚、京优、京秀、巨峰等品种多浇水2~3次。

5.病害防治
葡萄出土后,先扒老皮清出园外,烧毁或深埋,上架后萌芽前细致喷布1次3~5度石硫合剂,杀灭和清除越冬而残留在树体上的葡萄痂囊腔菌、白腐盾壳霉菌等多种病源。花前花后可喷1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黑豆病、灰霉病,待果粒长到黄豆大时或疏果后,细致喷布1次50%退菌特800倍液,5~7天后再喷1次波尔多液。这2次打药对预防穗腐病很重要,而且要注意打药质量,要求把整个果穗各分枝、果柄、穗轴等部位全部喷沾药液,以后每隔10~.15天喷药1次。到果粒着色时,如需打药,为保持果穗洁净,可用13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即可减轻或避免病害发生及其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