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锦绣中国---2021书画百杰线上展览

李峰,祖籍山東肥城,漢族,1940年12月生,齋號:墨趣齋,國家高级書法師,作品润格:8000——10000元每平尺。自幼酷愛書法,五八年入伍後,在濟南空六軍任文化教員,并取得濟南教師進修學院大專學歷,從事專業語文和書法教學。轉業後在軍企工作,任經濟師期間一直堅持學習書法,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勤學苦練曾接受劉炳森、張西凡部長、王錫銘三位名師指導。擅長隸書和行書,涉獵諸家真、草、隸、篆各書體,傳統功力較强。

書法藝術作品普遍受到書法愛好者的贊譽和收藏。多次參加全國書法比賽并獲獎。書法藝術作品被選入《中國藝術大家》名録,選入《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主編的《全國書法藝術邀請展作品集》。被聘爲中國書法藝術硏究院客座教授,世界華人藝術家名人書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首都書畫院理事,華夏當代書畫院理事,中加國際畫院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國書畫協會會員,中國教育臺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中國書畫家聯盟會員。收藏天下全國數字電視頻道特聘學術指導與特約藝術家,被中宣部授予艺术家荣誉称号。

李峰作品欣赏

深师碑帖不拘法 自立面貌创新功

——记著名书法家李峰

书法要不要创新?如果站在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书法当然需要创新,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时代在发展,书法自然也需要创新。当代书坛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创新,似乎一谈创新就是大逆不道。反对创新的人可能没有考量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创新,为何大篆书变成了小篆书,为何隶书进化成了楷书,为何楷书会有欧颜柳赵,为什么草书会有从章草到今草再到狂草的流变!所以纵观书史答案非常明确,唯有创新才是书法的出路。只是当代书坛,书奴太多,能像著名书法家李峰前辈这样锐意创新的大手笔非常少见!

他是一位传统书法功力相当深厚的艺术大家。不能说一谈创新,就忽略了对根本法度的精湛传承。李峰书法的创新是以磨砺碑帖精深之后的再出发,所以说他的书法有着鲜明的碑帖底蕴,法度严谨,诸书皆成,又卓修隶书和行草,博涉多优,工有专成,这是历代书法大家共有的造诣特征。观赏把隶书从起源到隶变的整个过程都关注他的隶书,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修炼隶书是到位的博广,取汉帛隶书的飞动,也取汉简隶书带有篆意的高古,最终落脚于东汉隶书的碑骨精神。凡是隶碑所见,皆成隶书修养的法源,从华山碑到石门颂,从礼器碑到乙瑛碑,一一琢磨,精深探究,把隶书的苍劲品格与典雅品格进行了融会贯通,进一步把碑本隶书的“刻意”向书法隶书的“书写性”渡近,让隶书在不失筋骨的前提下,烙印出笔法飞动,极尽变化的笔墨意韵,蚕头性灵,燕尾品逸,处理点画极尽活性,如眉目,如飞鸟,如风柳,如修竹。人说天下无物非草书,他却把隶书的笔画特征也调节到天下物象尽在其中的境界,所以他的隶书是自古法来,最显时代风采的新面目,用创新之修,为隶书融进当代审美体系做出了极有价值的示范!

深师碑帖不拘法,自立面貌创建功。书法最难是抒情,抒情最妙是行草。李峰先生的行书有着非常鲜明的帖学气韵,行笔以飞动为特征,注墨以浓淡为节律,行断意连一笔成,虚实顾应鸾凤飞。他凡作行草,必依情动,所以他的行草是放手写心的新经典。在此之前,王羲之放手写心得兰亭,怀素放手写心有自叙,孙过庭放手写心三千言,书谱天下传,苏东坡放书写心有寒食。

李峰先生放手写心,正是开悟先贤书法真诀的造化,所以他的行草书法是传晋韵、唐风、宋意的抒情正宗,用笔墨沟通古今,融情感于笔墨,恰是传继书法文化龙脉的大手笔!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年11月2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