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印度教的东南亚古国要烧死越南公主殉夫 大使救美
许多人以为印度教只有印度人在信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任何一种宗教都不会是单一民族性,国家性的。包括我国的道教,西南兄弟民族中也有不少人在信仰,海外道教也有传播。

而印度教的传播也比想象的宽广。而印度教的传播,又分为两个阶段。一种是早期的文化输出。一般人很诧异,为什么古代佛教向外传播了。婆罗门教却没有向外传播。其实这是种误解。早期婆罗门教在东南亚很强势的。后来中南半岛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马来群岛普遍伊斯兰教。婆罗门教的势力才衰弱。尽管如此印度教在印度尼西亚还有一块重要飞地。那就是旅游胜地巴厘岛。现在的巴厘岛依然有八成以上人民信仰印度教。而第二期的传播就是侨民传播了。英国说是殖民了印度。但也有不少英联邦的土地被印度殖民。美洲,非洲,大洋洲都有印度裔占多数的国家。印度教也因此因祸得福,非但没有被英国人的基督教消灭。反而让印度教传播走向四方。

而婆罗门教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在古代形成了一块很特殊的飞地。那就是占婆国。占婆国在汉代时是我国的日南郡。汉末独立后,占婆人拼命的去中国化,自然的引进了当时还算比较强势的婆罗门教。再后来日南北部的交趾也跟着独立。但是交趾独立后,并没有着手去中国化。而是与中国维持宗藩关系,同时也继承了中国的华夷观。并将之畸形利用。中国的华夷观是重教化,轻武力。而越南的华夷观是我先进我有理。我大越是华,所以讨伐蛮夷占婆理所应当。这种情况下,占婆处于长期挨打的情况。

在长期被动挨打之后,占婆就愈加要追求独立自主之路。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最好办法就是确定特殊的意识形态。东南亚的宗教版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夹在中国和印度教势力中间的缅甸。曾一度以密宗为国教。后来缅甸君主发现还是上座部佛教的组织更为严密。更能够团结国民。所以最终弃密宗而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而北临强越,其余两边被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包围的占婆国。首先接受越南传过来的汉传佛教。占婆搞了这么多年去中国化。接受汉传佛教与重新接受汉化越化无异。所以这个选项很快就被取消。而接受上座部佛教文化呢,信仰什么教都无法阻碍君王的野心。历史上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内的高棉,暹罗,缅甸,真腊等国没少互相伤害。如果接受上座部佛教可能就会被强大的高棉等国直接吞并了。所以最终占婆在吸收了上座部佛教,密教的基础上。改良了婆罗门教,并以其为国教。成为了一块特殊的印度教飞地。

再后来越南陈朝代李,因为有共同的大敌蒙古。越南进入了和周边的国家进入了蜜月期。北边主动维系和宋朝的朝贡关系。南边和占婆也主动修好。后来南宋灭亡,蒙古南侵越南,一度打到越占边境。这更让两国抱团取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越南主动提出将公主下嫁给占婆君主。两国关系好的不得了。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后来越南取得了两次侵越战争的胜利。再后来元世宗去世。皇太孙元成宗继位。一时主少国疑,此后元朝几乎停止了扩张的步伐。而频于内斗。越南见北方以无大患。开始对占婆动了歪心眼。

后来越南上皇陈仁宗将女儿玄珍公主下嫁给了占婆国王做王后。此时元朝大患以消。所以此时的越南下嫁公主是笔不平等的交易。要求占婆割让北部两郡给越南。这两郡被越南称为顺州,化州。最后就成了越南的名城顺化。按印度教的传统,嫁女儿该对方出嫁妆呀。结果成了占婆给彩礼。这也算是为女权做了点贡献。这两国联姻,越南占了大便宜,却是以玄珍公主的牺牲换来的。老实说,世界各国宗教中。在女权问题上,确实是印度教最恶劣。女方要给男方出一大堆嫁妆就是一例。还有项非常残忍的制度,那就是萨蒂制度。老公死了,老婆要跳火殉情。这玄珍公主嫁给了占婆国王。不久之后占婆国王就去世了。眼看本国公主要被活活烧死。越南使节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最终使臣陈克终将公主安全护送归国。

占婆保留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与之相比确实越南华点,占婆夷点。然而越南学中原的礼教也是学的一知半解。陈克终护送公主,用了一年。途中发生了许多不可描述的事情。最终和陈克终幸福的生活了在一起。我对同宗婚姻始终无法接受。不过越南陈朝内部婚姻确实乱的一团糟。抛开血统问题。这段历史拍成言情剧,绝对好看呀。搞不懂为何没有变过衣冠的越南为何会对鞭子言情剧那么感兴趣。明明自己本国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可以写,可以拍。印度教很吃人,而畸形化的儒教也不见得好到哪去。贞节牌坊和烈女传都是吃人的见证。而越南后期有不少史官也认为玄珍公主应该殉夫。不殉夫就是不遵守契约精神,就不是贞洁烈女。此等腐儒之见真是又傻又坏。

有此吃人宗教的占婆最终为越南所灭,而行萨蒂法的印度最终也为莫卧儿,英国所灭。而礼教越来越吃人的东亚各国,也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最终东亚各国懂得了要受人尊重,要先保持自尊。女权昌明,是国家有自尊的根本,希望某些国家能引以为鉴。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