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波日本史》引进出版,中日历史文化专家联袂翻译

(0)

相关推荐

  • 不买书的你,为什么要逛书店?

    书萌按 逛书店不买书,好像已经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但进书店的人好像不减反增,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逛书店? 12 月 18 日: 上午 10 点,今天第一个客人走进门来:"我其实对书不感 ...

  • 好好练字,认真刷题

    好好练字,认真刷题 [1] 唉.撇开这个上午和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将为之疯狂的繁琐事务不说,今天已是开学第二周的最后一天了--不谈工作,谈工作就琐碎无趣了.最近很想好好练字. 借着给读书郎买教辅 ...

  • 内山完造上海故居

    沈琦华 . 日本冈山县人内山完造,上世纪初在上海开设内山书店期间,结识了大量中国文化人士,与鲁迅.郭沫若关系尤为密切.当时,他经销中日进步书籍,利用日本人身份支持中国进步力量.在上海虹口,你可以找到很 ...

  • 小书店 “文学山房” 为读者点亮一盏灯

    近日,有则报道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在繁华古城苏州的小巷深处,96岁高龄的江澄波老人守着一家仅有20平方米的小书店"文学山房",并已成为矢志不渝的古籍守护者. 江老守护打理小书店,把三 ...

  • 老马虎 |梅溪沙惊人一幕

    梅溪沙惊人一幕 马秀华 摄影/文 先看两幅照片 这不是作品,也不是摆秀,是昨天在南阳梅溪沙生活书店抓拍的实实在在读者的镜头. 我特别喜欢董卿<朗读>节目.我这般年龄的人,有这个体会:读书跟 ...

  • 日本侵华溯源:中日交往两千年,至今仍用汉字,为何侵犯老师

    日本侵华五十年的前因后果1:日本在炮舰威逼之下开国 作者:桅杆 [前言]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日本尊中国为师长,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用汉字.兴儒学.着唐装.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 ...

  • 日本人真的忘了中日历史么?这个日本老人这样说

    大家好,我们的侃爷聊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松山老先生与次郎都是日本为数不多有良知见地的日本人.他们有一句话几乎一致"如果有一个有良知的人 ...

  • 田径|9秒91与9秒97完爆日本3将,中日飞人战平,谢震业留有遗憾

    9秒91与9秒97完爆日本3将,中日飞人战平,谢震业留有遗憾 北京时间9月29日,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结束男子100米飞人大战.尽管2位中国飞人苏炳添.谢震业没能打进决赛,但9秒91和9秒97的个 ...

  • 日本实访:中日两国家庭空调机安装的比较

    目前城市家庭的空调已经普及,空调买来需要安装.在日本,一般是由销售商店免费为顾客安装,如安装时管道过长,这过长部分的费用就需要顾客另外支付. 空调安装时那些从室内接到室外的不太美观的软性管道,安装时多 ...

  • 【每天老照片】-1万-7922- 这场中日战争日本最不堪回首:中日阵亡比例1:15,让日军士兵闻中国散胆

    自数百年前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后,到二战结束前,其气焰都十分嚣张,一直想着要征服中国,实现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因此,从明朝末年以来,中日之间爆发了不少大战,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万历 ...

  • 日本投降后,中日之间还爆发了一场战争,你知道吗

    1937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看似来得突然,但其实早有迹象了,毕竟甲午战争的失利已经让日本人发现了清朝的不足之处,以及清朝已经摇摇欲坠了.如果不是对于中国的低估,日本裕 ...

  •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抗战时日本画报上的中日亲善照

    一战以后,随着摄影技术和印刷业的发展,摄影与杂志有了一个可以相互配合的基础. 在杂志上开始使用照片来进行配图,以照片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画报开始出现. 日本在1921年出现了第一本摄影画报<朝日画报 ...

  • 缘起敦煌 匠心再造——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举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也是艺术家的摇篮,千百年来孕育出了无数的艺术大家.良工巧匠,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 今年,是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主题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 ...

  • 缘起敦煌 匠心再造---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举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也是艺术家的摇篮,千百年来孕育出了无数的艺术大家.良工巧匠,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 今年,是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主题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