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国后至56年12月产生的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人员构成与级别
1951年1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央外联部),负责与各国共产党的联络工作,下设4个业务处和秘书处、行政处、联络组、招待处。1952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央外联部系统干部进行了评定级别的工作,并于上半年基本完成,本文将详述1952年3月至1958年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评级统计,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1952年3月至1958年9月中央对外联络部领导人:
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 王稼祥(1951.1一1966.3)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 廖承志(1951.3任)
- 李初梨(1951.3一1959.1)
- 连贯(1951.3一1952.5)
- 许立(1951.4一1952.5)
- 赵毅敏(1954.11~1966.5)
- 刘宁一(1957.5一1966.5)
- 伍修权(1958.10-1966.5)
第二部分,1952年3月至1956年9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评级统计:
<1>,1952年3月至7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评级:
一,1952年评级时中央外联部部长与副部长:
- 中央外联部部长:王稼祥

- 中央外联部副部长:廖承志,李初梨,连贯,许立
二,1952年3月至7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评级统计:
根据1952年中央和政务院公布的评级标准,党中央各部正副部长的行政级别一般评为行政四级至行政六级,比政务院同级各部正副部长的行政级别相对高出一级。根据评级标准,中央外联部部长、副部长的评级标准一般可评级为行政四级至行政六级,个别不适者可酌情降低。依据中央和政务院制定的评级标准,在1952年上半年的评级工作中,中央外联部五位领导人的具体评级情况如下:
- 王稼祥:中央委员,外联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评级为行政三级
- 廖承志:中央委员兼统战部副部长,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评级为行政四级
- 李初梨:中央外联部副部长评级为行政六级
- 连贯:中央外联部副部长评级为行政七级
- 许立:中央外联部副部长评级为行政七级
三,1952年8月至1958年10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职级变动与新增领导人的级别统计:
1,1952年8月至1958年10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
- 中央外联部部长:王稼祥
- 中央外联部副部长:廖承志,李初梨
- 52年8月后新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5人):赵毅敏,刘宁一,伍修权。
2,1952年8月至1956年12月中央外联部领导人的级别统计:
(1),1952年7月中央外联部原有部长、副部长的评级统计:
- 王稼祥:行政三级,中央外联部部长
- 廖承志:行政四级,中央外联部副部长
- 李初梨:行政六级,中央外联部副部长

(2),1952年7月至1956年9月中央外联部新增副部长的评级统计:
1955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几个主要职务的行政级别,其中关于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行政级别为行政四至五级,各部副部长、各委副主任的行政级别为行政六至八级。根据国务院各部委领导人的评级标准,党中央各部部长的行政级别同于国务院各部委正职的行政级别,党中央各部副部长的行政级别为行政五至七级,比同级的国务院各部委副职的级别一般高出一级,与各省市自治区领导人正职的行政级别同一标准。1952年8月至1958年10月,中央外联部三位副部长的级别统计如下:
- 赵毅敏<行政五级>:52年评级时任中南局宣传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主任评级为行政五级,1954年11月任中央外联部副部长。
- 刘宁一<行政五级>:52年评级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评级为行政五级,1957年5月任中央外联部副部长。
- 伍修权<行政六级>:52年评级时任外交部副部长评级为行政六级,1958年10月任中央外联部副部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