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大学生与老戏迷的对话(下)

(0)

相关推荐

  • 戏曲程式纵横谈(二)

    肖旭 (三) 戏曲程式与戏曲表演是一种什么关系?"戏曲程式是创造戏曲形象表现力很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管束表演的随意性并放纵它有规律的自由:戏曲的强大表现力,戏曲美的感染力,戏曲形象的思想性 ...

  • 【侃京剧】京剧漫谈·老戏迷与大学生的对话(下)

    京剧的艺术价值  A:前面您谈到京剧的思想内容,是否可以就京剧的艺术价值略作评析呢? B: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一本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来了.我这里有一本旧杂志,这本杂志上的某些文章不遗余力地贬损京剧.谢天 ...

  • 一位老戏迷对京剧的四点感悟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孙以昭--京剧名票,擅姜派小生 京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在幼年时就非常爱看它.我喜爱京剧,受父母的影响很大,由于二老经常谈说评论京剧,我一接触京剧,就被那从唱念到表演处处 ...

  • 老戏迷欣赏京剧打拍子的方法

    据说,旧社会的戏迷看戏叫听戏,不睁眼,用手打着拍子享受京腔京韵. 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打的,只听说有的用一只手的指头点另一手的手掌,或者在另只手上画圈儿.跟老师学琴才知道京剧是有板式的,即所谓的&quo ...

  • 一位老戏迷对梅兰芳京剧艺术的印象

    我没有能亲眼见到梅兰芳先生演戏,他回乡访祖寻根(江苏泰州海陵城),为家乡父老演出时,我是一个小学生,当时只是耳闻着这件盛事,咫尺之间,却无缘能进到剧场里去.后来从屏幕上见到梅先生的表演,也不多,但每看 ...

  • 【侃京剧】老沈聊戏:解放后的京剧内部演出

    解放后,在首都京剧舞台上二三十个国营和私营剧团轮番进行商业演出,极大丰富了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在公开的商业演出之外,还有一种非营业的演出,不对外售票,也不在报上刊登广告,叫做"内部演出&qu ...

  • 【侃京剧】【连载一】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 ...

  • 【侃京剧】【连载二】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期艺术 ...

  • 【侃京剧】【连载三】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 ...

  • 【侃京剧】【连载五】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