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何绍基的联想
清代是汉代以后的隶书另一个高峰期,在这段碑学兴起的时代隶书大家辈出,何绍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我就“何氏风格”进行一下猜想,结合整个汉碑体系来“拼凑”一下“何体”。

何绍基隶书作品
“何体”一个特点是向右歪斜。下边两幅作品的字形和字中线都能明显看出这个特点。


这种倾斜其实在《莱子侯刻石》中就已经出现。我第一次看到这块石刻时就发现了这个特点,所以看“何体”时也发现了这个特点。

《莱子侯刻石》局促
“何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四边内揶。

何体

何体
汉碑中内揶、外拓和齐平三种风格都有,但四边都内揶的碑刻不多,《爨宝子》就是其中一块。

《爨宝子》四边内揶
外拓式的代表《西狭颂》。

《西狭颂》外拓式
齐平式的代表《张迁碑》。

《张迁碑》的齐平
“何体”还有一个特点是笔画起笔(尤其是左侧)比较重。笔画线条他结合了摩崖石刻形成的苍茫感,也有点万岁枯藤的意思。

何体
《华山庙碑》的笔画也有类似的特点。

《华山庙碑》

《华山庙碑》
下边两个字是我根据以上几个特点的仿写。


从字势、字形、线形和线质四方面我们可以大概把握住“何体”的特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