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事之人的两个特征,既懂藏锋显拙,又有自知之明
相关推荐
-
【第127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8章》闵子骞拒做费邑宰体现了怎样的智慧?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8章>闵子骞拒做费邑宰体现了怎样的智慧? 6·8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音bì )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音wèn)上矣.&quo ...
-
论语:鲁人为长府(11-14)
孔子认为治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重民爱民.注重节约,绝不能劳民伤财,所以对闵子骞倡导节省资财表示赞许.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qu ...
-
#每日学论语#18.3【2017-10-20】
#每日学论语#18.3 [原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 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 ...
-
【第32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5章》孔子因何批评臧武仲要挟国君?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5章>孔子因何批评臧武仲要挟国君? 14·15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音yāo)君,吾不信也." 臧武仲:鲁国大夫,名纥.防 ...
-
道不同何须为谋——《论语》悟读【453】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不同不相为友. <论语>第十八篇第三章: [原文] 齐景公待(对待.礼遇)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 ...
-
【第133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4章》孔子赞赏孟之反不伐其功说明什么?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4章>孔子赞赏孟之反不伐其功说明什么? 6·14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鲁国大夫 ...
-
论语连载(281)《先进篇》第14章,“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14 鲁人为长(zhn)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zhòn)." [原文 ...
-
成大事的人有两个特点:利弊在先,对错放后
成大事的人有两个特点:利弊在先,对错放后
-
周国平:成大事者一般具备两个特征,庸者则刚好相反
插图:电影<大鱼海棠>剧照 周国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也是国内研究哲学家尼采较为著名学者之一,其作品向来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多读周国平的作品,可以塑造一份更成熟的婚姻 ...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拥有这两个字的人,注定是人上人
现实生活中,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拥有这两个字的人,注定是人上人!这两个字,指的就是--自信! 一个人,只要拾起自己的自信,便能舞动他的风采! 曾经,有一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 ...
-
鬼谷子:口才只是工具,成大事的人都有两种用法
鬼谷子在诸子百家中不可谓是独树一帜,从未现身却似乎能左右天下大势.虽然如此,但古代对鬼谷子的评价更多却是不屑.不过在今天,却备受推崇,究其根源莫过于历史发展带来的经济变革,这与鬼谷子的核心思想密不可分 ...
-
“成大事者,一看便知”:能成大事的人,往往会有这两个显著特点
爷爷是一位智慧的老者,虽然已经年过九旬,但他头脑清醒,经常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给我,让我受益匪浅.前天是周日,我专程回了一趟老家看望爷爷.午饭后,我给爷爷沏好茶,然后我坐在他的对面,仔细聆听爷爷的 ...
-
天道: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这两种潜质,你有一种就很厉害
一.不依靠任何人 真的强人不会依赖别人,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自己是最强的,别人不靠不住,必须拒绝依赖任何人. 假如自己有一些让别人感觉很好的一面,会慢慢地影响一群人,一些人在暗中观察你,他们会慢慢地接 ...
-
成大事的人一般都会经历两次人生的幻灭和重生,第一次是跳出所谓的公平陷阱,第二次是
成大事的人一般都会经历两次人生的幻灭和重生,第一次是跳出所谓的公平陷阱,第二次是经历过成功时的繁花锦簇和失意时的众叛亲离.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你才会对人性有更深的洞察. 得意时的繁花锦簇,是因为 ...
-
成大事的人,一般都要经历两次人生的幻灭和重生
明朝嘉靖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37年,湖北武昌的乡试正在进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很多人对顾璘可能并不熟悉,他被称为一代才子,后来对他的评价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有知人鉴&quo ...
-
《淮南子》:成大事的人,身上往往自带这两种“贵气”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些成大事者往往都是高情商. 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 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少之又少,但是他们更容易成功! 那么,这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