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AC细胞培养实验技术原理
相关推荐
-
在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实验中对前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动力学
摘要:质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在蛋白质组层面分析细胞内蛋白质周转速率的手段.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一系列旨在量化被14C.15N标记的氨基酸与蛋白质结合速率标准化程序和试剂,大 ...
-
二异丙基乙胺-D5/二异丙级乙胺-1-13C/二异丙级乙胺-2-13C/嘌呤-13C
二异丙基乙胺-D5/二异丙级乙胺-1-13C/二异丙级乙胺-2-13C/嘌呤-13C 稳定性同位素产品,包括蛋白大分子,激素类,氘代试剂,持久污染物标准品,同位素金属等产品,广泛的用于生化,环保领域的 ...
-
多种同位素原料/同位素标记产品
同位素标记 提供多种同位素标记产品,包括氘标记的气体.药物.蛋白.氨基酸多肽以及其他相关产品 同位素原料 葡萄糖 -[13C6](溶液),cas号110187-42-3 [2H3]-25-羟基维生素D ...
-
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糖、脂、氨基酸及激素等代谢调控的研究中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糖.脂.氨基酸及激素等代谢调控的研究中 在核酸代谢调控中的应用 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的复制和合成中起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核酸不 ...
-
植物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植物遗传转化是指将基因或质粒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植物遗传转化不仅是深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必要的生物技术手段,还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以引进和选育优良性状的有力工具.目前常用的的植物遗传转化 ...
-
大豆(Glycine max)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大豆(Glycine max)是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起源于东亚.它的种子和豆荚都可食用,是人类重要的油和蛋白质来源.另外,大豆还是研究植物各种生理功能如固氮和互利共生等的模式植物.因此,大豆被认为是世 ...
-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蒺藜苜蓿遗传转化一般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携带有目标基因的农杆菌与苜蓿外植体共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 使用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基因型R108-1的叶或根做外植体(图1). 图1. 农杆菌介导 ...
-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棉花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病毒或真菌感染.昆虫捕食或干旱胁迫等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不利影响,然而,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弱.例如,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培育了抗虫棉(转入了编码Bt毒素的基因) ...
-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拟南芥是植物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式生物.由于具有较小的基因组(135 Mbp),生命周期短,可以在多种环境下生长,一直被视为研究植物遗传学.进化.种群遗传学和植物生长发育的系统. 农杆菌介导的蘸花法是 ...
-
水稻(Oryza sativa)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水稻是重要的谷类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它为主食.人们一直致力于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此外,水稻还是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的重要模式植物.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由于转化效率高.T-DNA整合拷贝数 ...
-
小麦(Triticum aestivum)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小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研究植物生长调控和作物增产的重要谷类模式生物.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需要培育高产.抗逆性强 ...
-
烟草(Nicotiana tabacum)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烟草(Nicotiana tabacum)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美洲,是生物碱尼古丁的丰富来源,长期作为草药和社会兴奋剂使用.到目前为止,烟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种植,它不仅是主要的经济 ...
-
玉米(Zea mays)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玉米(Zea mays)不仅是研究植物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模式植物,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主要谷类作物.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已经培育出了具有抗除草剂和/或抗虫.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