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是怎么回事?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60倍以上市盈率常常被戏称为“市梦率”,这时的市场或个股已经进入到疯涨的阶段,但这种情况很难持续。例如,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00年,中国A股市场在2000年和2007年都曾经达到过60倍市梦率,随后便转头向下一路下跌直至重回价值低估区。

图1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及市盈率

图2恒生指数走势及市盈率

图3上证A股指数走势及平均市盈率

纵观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百年”风雨路(见图1),尽管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长期来看股指依然是一路向北。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市盈率整体处于10-25倍的波动区间,当整体市盈率超过25倍以上进入价值高估区,市场下跌的风险变大。当市场跌入10倍以下市盈率区间时,均属于捕捉投资机会的区域。

香港恒生指数45年来(见图2)在20倍以上属于价值高估区,而10倍以下则属于低估区域

A股市场(见图3)走势及市盈率与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及市盈率相比,从长期走势预判,大概率会向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看齐,即一路向北拾级而上。市场的价值中枢在15倍市盈率左右,25倍以上属于高估区,10倍以下是低估区域。目前上证A股市盈率在15.9倍,属于合理区间。

“市盈率”的实操演绎

市盈率指标的使用,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投资天才戴维斯根据市盈率变化规律发明了一条终身受益的投资法则,即低市盈率买入、高市盈率卖出以获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种投资策略被称为“戴维斯双击”,反之则为“戴维斯双杀”。股神巴菲特则在市盈率基础上以自由现金流折现估算企业内在价值。

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擅于使用PEG指标。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未来3或5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PEG把股票当前的价值和未来的成长联系了起来。如一只股票当前的市盈率为35倍——似乎高估了,但如果其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能达到35%,那么这只股票的PEG为1——这表明该只股票的估值能够充分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如果PEG大于2,则表示公司的利润增长与市场估值预期不匹配,价值可能被严重高估。如果PEG小于0.5,则说明公司的利润增长远超估值的预期,表明这只股票的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方法略有差异,但都是市盈率贴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表达为:P=EPS/(r-g)。其中P=公司股票价值,EPS=预期净利润,r=贴现率,g=永续增长率。市盈率贴现模型最主要的三个参数是预期净利润、贴现率、永续增长率。贴现率通常采用10%(巴菲特使用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约10%)去计算优秀公司的内在价值,永续增长率g的取值是0%-6%之间。

当贴现率r取固定值10%时,公式演化为PE=P/EPS=1/(r-g)

因为行业发展情况不同,按贴现率为10%计算,金融行业在零增长情况下,对应8-12倍合理市盈率区间;水电行业的永续增长率g取值1%,对应11PE的投资回报,水电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8-15倍之间。消费品行业的永续增长率g取值5%,对应20倍PE的投资回报,消费品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15-25倍之间;医药行业的永续增长率g取值6%,对应25倍PE的投资回报,医药行业的合理市盈率在20-30倍之间。

综上,不同行业的估值不同,表面上看是由其当前增速决定,其本质是由其永续增速决定的。医药行业和消费品行业溢价的原因是,这些行业的共性要素是具备抗通胀、逆周期,有定价权、转嫁成本能力,而且重复消费频率高,对消费者的粘性高,所以医药行业和消费品行业市场溢价要明显高于家电、水电、金融等行业。

表1 市盈率贴现模型

第一,市盈率是和收益直接对应的,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而企业的收益是不稳定的。对于业绩非常稳定的企业来说,用当前市盈率来评估是简单易行的,而对于业绩不稳定的企业来说,当前市盈率是极不可靠的,当前的很低的市盈率也未必代表低估,相反,很高的当前市盈率也未必代表是高估的;

第二,对于一个面临重大事项的企业来说,用当前市盈率或者历史平均市盈率来估值都是不可行的,而应当结合重大事件的影响程度而确定,或者是重大事件的确定性而定;

第三,有些行业的市盈率注定是比较高的,比如,医药行业因为拥有更为稳定增长的盈利预期,整个行业的市盈率估值都会比金融地产这两个行业的高,而高科技类的企业则更甚;

第四,具有某种爆发性增长潜力的行业或者企业来说,通常意义的市盈率估值也是不可滥用的。

第五,对于一个当前业绩极度高速增长的企业而出现的低市盈率现象同样也是要警惕的,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维持一个超过30%的增长率都是极其困难的,由此,对于那些业绩增长数倍的而导致的当前市盈率低得诱人的现象,是不是该多一点点冷静呢?聪明的投资者会多多考虑的;

第六,对于没有重组预期或者其他重大事件影响的企业来说,采用历史10年以上的平均市盈率法来评估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样不可对此市盈率抱以太多的希望;

第七,对于一些具有很大的潜在资产重估提升价值的企业来说,市盈率法也是不太可行的,资产重估可以实现企业资产价值的大幅提升或者大幅降价;

第八,对于很多公用事业的企业来说,比如铁路、公路,普遍都会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市盈率估值状态,因为这些企业的成长性不佳,如果投资者以公用事业的低市盈率去比较科技类股的高市盈率是不合适的,跨行业比较是一个不小的误区;

第九,对于暂时陷入亏损状态的企业,也是不适合于用市盈率也评估的,而更多的是考虑其亏损状况的持续时间或是否会变好、恶化等问题。

(0)

相关推荐